被大家稱為“禁煙老師”的中年人,其實並不是學校裏的老師,而且還是個“老煙槍”呢!

但是為什麼大家都這麼稱呼他呢?那是因為大家不知道他的名字,而他一直住在一個掛著“禁煙專用車廂”小牌子的廢棄車廂裏。

雖然這個車廂經過改造以後,已經成為一間別致又溫暖的小屋子了,可是“禁煙老師”的名號也傳開了。

他的年齡和最受學生尊敬的舍監——培克老師相當,又喜歡和學生們討論時事,天南地北地聊天。所以大家一碰到疑難雜症,不是找培克老師,就是翻過矮矮的柵欄,來敲禁煙車廂的門。在學生的心目中,他就像老師一樣值得愛戴。

禁煙老師在整理花圃時,對他們說:“別看植物的種子小小的,它的力量是驚人的,隻等春風一吹,馬上就會爭先恐後地探出嫩綠的芽來。所以我喜歡播種,因為一粒種子就是一個希望。”

因此,在禁煙老師開墾的花圃裏,隨時都綻放著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花;蝴蝶在花叢間穿梭著,顯得生意盎然。

姚尼最崇拜禁煙老師,更喜歡和禁煙老師各自拿一本書,躺在如茵的草地上閱讀。

冬天下雪,禁煙老師會在屋裏點起小小的圓火爐——整個冬天,屋頂上的煙囪會不斷冒出白白的濃煙。盡管屋外嚴寒,小屋裏卻溫暖極了。

今年聖誕節,姚尼準備送禁煙老師一雙厚毛襪、一條香煙和一件墨綠色毛衣。

戴馬亭家境清寒,全靠獎學金完成學業,沒有多餘的錢可以買禮物,所以他畫了一張以禁煙老師為主題的畫——遺世獨立的人。

畫中人物坐在花叢裏,神情愉悅,肩膀上停著可愛的鳥兒,蝴蝶也在他的周圍翩翩飛舞,遠處有四位少年向他招手。

戴馬亭相信,禁煙老師一定能由畫中看出他對老師的敬愛。

其實大家對於禁煙老師也有些好奇,因為他始終是孤單一個人,從來沒有朋友來找過他。

每天傍晚,他會穿上最好的一套衣服到城裏去,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外出,也沒有人知道他去哪兒。

直到有一天,走讀學生葛洛迪在回家途中發現,原來禁煙老師每天晚上都在一家小餐館彈鋼琴,直到餐館關門才離開,而報酬是一頓熱騰騰的晚餐。

不論這件事是不是真的,禁煙老師在大家心目中仍然是個了不起的人,大家相信他一定是遭受了什麼打擊,才獨自跑到這偏僻的地方隱居起來。即使他必須到煙霧繚繞、人聲雜遝的餐館彈琴,也是不得已的事。

和學生們敬愛的舍監培克老師比較起來,禁煙老師更像一個大朋友。培克老師還有個綽號,叫“正義老師”。他為人非常正直,但有時難免對學生要求較嚴,所以碰到要打架的事,他們非找禁煙老師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