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交通安全:讓孩子平安上學、放學回家(1 / 2)

一項統計顯示,交通事故已成為造成少年兒童意外傷害的第二“殺手”。在我國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中小學生大約占3成。現代文明在帶給我們方便快捷生活的同時,也向我們提出了挑戰。而人們對於安全意識的疏忽與淡漠,也是交通事故的頻繁發生的原因之一。怎樣才能保證孩子們的安全,已然成為現代社會為人父母者必須要麵對的一個問題。

彭剛聰明好動,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在這次小升初的考試中,他一舉考進了心儀的學校,那可是全市的重點中學。彭剛的爸爸一高興,決定獎勵獎勵兒子。其實,彭剛早就盼著爸爸給他買一個新的山地車呢!他的老自行車已經很破舊了,用彭剛的話說,已經不能和體格強壯但身輕如燕的他相配了。他想,騎上了新的山地車,穿行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炫耀自己“高超”的車技,那可真帥!

爸爸真的獎勵他一個名牌山地車,這讓彭剛樂不可支,他每天都騎著新車,一溜煙地消失在人潮洶湧的街頭。看著兒子這麼開心,爸爸也非常高興。可沒成想,就是這個帶給大家快樂的山地車,差點釀成大禍。

這一天,彭剛像往常一樣“飛”出家門,隻見在快到學校的路邊停著一輛大卡車,卡車旁邊是川流不息的學生。他心裏一邊想著怎樣炫耀車技,一邊貼緊了大卡車準備飛速穿越人群。可是不巧,這時大卡車的司機打開了車門……彭剛躲避不及,就聽“嘭”地一聲,他撞到車門後倒在了地上,口吐白沫,眼睛緊閉。

來往的同學們和卡車司機都嚇了一跳,他們把不省人事的彭剛送進了醫院。爸爸聽到消息急忙趕到醫院,醫生檢查後發現彭剛的腦部受到劇烈的撞擊,造成了重度腦震蕩,需要立即搶救,可能還會留下後遺症。而經過交警調查之後認定,這次事故主要責任在於彭剛,他不應該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飛車”,這樣造成很大的交通隱患。聽了醫生和交警的話,爸爸追悔莫及,悔不該縱容彭剛每天騎著飛車炫耀,到頭來受害的還是自己。

現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獨生子女,相比於父母一代來說,他們的適應能力差,而且自我保護意識薄弱。這時,如果父母疏於監管,就會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事例中彭剛的爸爸很愛孩子,但是,他忘記了規範孩子的行為,提醒孩子注意行車安全。他對於彭剛“飛車”的行為沒有及時地糾正,使得孩子最終受到了傷害。

父母要知道,隻有疼愛而沒有教育的愛並不是完整的愛,那是溺愛。在溺愛之下成長的孩子,更加容易受到環境的傷害。而一些父母因為忙於打拚,忘記了對孩子交通安全方麵的教育和監管,最終和溺愛孩子導致的結果是一樣的。

特別是對於中小學生來說,他們是一個特殊的交通參與群體,由於其心理、生理發育不成熟,自主性差,在車水馬龍的道路上處於弱勢地位。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對他們的傷害也更大。所以,加強對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讓孩子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識,已是當務之急。

培養建議

建議一:交通安全第一課,從學會過馬路開始

有些父母或孩子可能會說,過馬路誰不會啊?這還要學嗎?過馬路看起來簡單,其實不然。無論是對於成人還是孩子,學會過馬路是交通安全的第一課。“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可是,這並不代表著所有人都懂得遵守。

一位爸爸騎車送7歲的兒子去上學,在走到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紅燈亮了。他沒有停住車子,而是熟練地穿梭在車水馬龍之間,不一會兒就到了對麵。

他對兒子說:“兒子,你看爸爸厲害吧?”

兒子摸摸腦袋說:“爸爸,老師說不能闖紅燈。”

爸爸聽了打了兒子一下,說:“傻兒子,你怎麼不會靈活變通,你沒看見大家都這麼過嘛!再說,爸爸這麼做是為了節省時間。”

坐在後座的兒子默然無語,一時間不知道是老師說的對還是爸爸說的對。

作為父母,應該要以身作則,遵守交通法規。此外,父母還要讓孩子知道過馬路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不要在路邊玩耍、踢球、放風箏或追逐打鬧,不可以邊走路邊看書,也不能因為聊天而忘記觀察路麵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