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 網絡遊戲:孩子盡早遠離就會盡早受益(1 / 2)

在虛擬的網絡遊戲世界裏,孩子遠離了父母的監督,忘記了現實的存在,隨心所欲地宣泄自己。在遊戲中,血腥和暴力的畫麵頻頻出現,殺戮和搶劫在這裏變得“合理”。但年幼的孩子長期沉溺於這虛幻的世界裏,就會逐漸淡化虛擬與現實的差異,就會模糊對道德的認知,以至於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會以暴力來解決問題……

有一個性格內向的14歲男孩,他在和同學一起上網時,同學推薦給他一款新推出的網絡遊戲。

和多數網絡遊戲一樣,這款遊戲也是以殺戮的方式來升級。漸漸地男孩迷上了這款遊戲,在這裏,他不再是那個內向的孩子,而是一個遊戲高手,統領著一個幫派。虛擬世界裏的榮耀,讓他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打開電腦,進入遊戲,他就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英雄。

對遊戲長期的沉迷,使他的學習成績不斷下降,但這沒有引起他的注意。一次,在遊戲幫派的廝殺中,他殺死了一個名叫“易水寒”的高手,然而“易水寒”並不服氣,又找他挑戰,卻屢屢被男孩打敗。

同在一個城市的“易水寒”決定叫上幾個平時一起玩遊戲的朋友,去找現實中的男孩,好好教訓他一下。一場虛擬世界的廝殺終於演變成現實,男孩被“易水寒”和他的朋友刺了7刀,不幸離開了人世。

然而,在真實的世界裏,人的生命卻隻有一次……

據某心理谘詢中心調查,長期沉溺於網絡遊戲的孩子,其智力會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孩子對網遊上癮後就,會忽視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而且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分界線在他的大腦中也會變得異常模糊。上述案例中的姚誌和“易水寒”正是因為不能區分網絡和現實,而將網絡的爭鬥演繹到現實生活中,從而釀成了一場悲劇。

網絡遊戲對遊戲者通常隻有幾種常用的指令,需要遊戲者不斷地重複完成某些殺戮或攻擊的任務,達到升級的目的。在遊戲中,孩子沒有情感的交流,不與外界進行溝通,大腦思維長期處於同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久而久之,會形成機械的“暴力思維定勢”。

然而,孩子心智是需要全麵發展的,每個人都有多種思維方式,長期的思維定勢定會影響他的智力發展,所以孩子接觸網絡遊戲的年齡越小,產生的危害就越大。

既然網絡遊戲會對孩子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如何才能讓孩子遠離網絡遊戲、不沉溺於遊戲之中呢?這就需要父母先了解孩子喜歡玩網絡遊戲的原因,並注重培養他健康的興趣愛好,從而讓他用良好的興趣愛好代替網絡遊戲。

培養建議

建議一:了解孩子玩遊戲的原因

許多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沉溺於網絡遊戲,就立即將原因歸罪於孩子,並對其進行訓斥甚至體罰。

事實上,批評和責罵並不見效,隻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了解,甚至產生叛逆心理。若想孩子遠離網遊遊戲、戒除網癮,需要父母耐心地去了解他沉溺於遊戲的真正原因。要知道,孩子沉溺於網絡遊戲、逃避現實世界,並不僅僅是因為“覺得遊戲好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