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2.地震海嘯:教孩子學會機敏應變(1 / 2)

地震不僅使人們的家園變得麵目全非,而且它的猝不及防,又使太多的人會在瞬間失去生命。地震帶來的嚴重後果,讓人無法估計,那些災難的場景也讓人觸目驚心。為了生命的延續,父母必須要在平時教孩子學會機敏應變,教他學會應對地震。

從2005年開始,四川安縣桑棗中學的校長葉誌平,每學期都要在學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的演習。盡管最開始,孩子們都將其當成是娛樂,甚至有人認為這多此一舉,也有人反對,但葉誌平校長堅持了下來。後來,老師和學生都習慣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大地震,直接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千米。這次地震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大的一次地震。在這次地震中,傷亡最為慘烈的是北川縣,安縣桑棗中學就與之毗鄰。盡管地震來的時候,葉誌平校長在外地,但全校師生按照以往的演練步驟,僅用了1分36秒就全部衝到了操場,並按班級位置站好。

當葉誌平校長從外地趕回衝進學校的時候,他看到的是:全校8棟教學樓已成危樓,但是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卻安然無恙!通信恢複後,這所學校的老師接到父母的電話,都會噙著淚大聲說:“我們學校,學生無一傷亡!老師無一傷亡!”

在汶川地震中,有許多老師和父母以身護衛或拯救孩子的英雄事例,但桑棗中學的校長葉誌平也是一位英雄!他用平時的防震救災演練,拯救了學校裏的孩子和老師。難怪有人稱呼葉誌平為“災區最偉大的校長”。由此可見,在日常生活中提前做好防範,對於孩子積極應對災禍起到了多麼重大的作用!

地震,就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的震波,從而在一定範圍內引起地麵震動的現象。從這個概念就能看出,地震的確會對人類生產、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盡管地震並不是每天都發生的,但是它的偶然一次爆發卻會帶來無可預計的災難。在地震災害多發的日本,曾有人這樣說:“據統計,真正死於地震的人並不是最多的,更多的人死於無知。”由此可見防震知識的普及有多麼重要。

因此,父母一定要提高警惕,並幫助孩子提高防範意識。教孩子盡量熟練掌握關於地震的各項知識,讓孩子能在大災麵前,沉著冷靜地應對,為自己增加更多生的希望。

培養建議

建議一:幫助孩子學會盡量控製情緒

大地用撕裂的力量,摧塌無數的建築,也許隻是一瞬間,天地就是一片黑暗。經曆地震災難的人,大多會有恐懼、擔心、茫然無助、悲傷、敏感……這種種的情緒,交織在人的內心中,勢必會讓人將惡劣情緒無限地擴大化。人一旦變得絕望,後果將非常糟糕。

所以,地震來臨的時候,不論身處地震中的哪個區域,都要盡可能地控製好自己的情緒,要讓頭腦冷靜下來,這樣才能正確判斷自身的所處情況,也才能想到積極的對策。而也隻有這樣,才能在大災之下有效地保住自己的生命。

建議二:讓孩子學會在地震時安全避險

根據資料來看,破壞性地震從認感覺到震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隻有12秒鍾。因此,父母要教孩子學會正確處理這12秒鍾。在此時間內,若是能來得及跑出建築物,就要跑往開闊地,而若是無法跑出去,就要學會尋找合適的地點作藏身之處。

在家的時候,要遠離外牆及門窗等地方,可以選擇廚房、衛生間等開間小、不易坍塌的地方躲藏。躲藏時,可選擇堅固的家具旁或緊挨牆根的地方。住樓房的人一定要盡量鎮定,判斷清楚震動的狀況,千萬不要在慌亂中跳樓。

在學校的時候,要盡量聽從老師的安排,不要慌張忙亂,要按照事先岸炮好的路線有序地轉移、撤離。若是來不及逃走,就要躲避在課桌、講台旁邊,或者一些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裏,決不能亂跑或跳樓。

在商場、超市、地鐵等公共場所,就要躲在堅固的立柱或牆角下,同時要避開玻璃櫥窗、廣告燈箱、高大的貨架、大型吊燈等危險物品,在地震過後再聽從相關人員指揮,有序撤離;而在體育館、影劇院等地方,就要護住頭部,蹲、伏在座椅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