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5.免遭雷電:教孩子學會科學的自我保護(1 / 2)

打雷下雨,是再普通不過的自然現象,還曾有不少人陶醉於閃電的美麗。但雷電同時也是一種災害。父母要告誡孩子,讓他對雷電有一個較為深刻的認識,以防止知之甚少而受到雷電的侵害。父母要及時對孩子進行教育,讓他在遇到雷電的時候能夠學會科學的自我保護。

暑假,12歲的林錚和幾個同學相約去郊外遊玩,大家剛走到一片草地中間,預料之外的大雨伴隨著雷電降臨了。一個同學立刻跑了起來,林錚連忙衝他大聲喊:“別跑!快站下!”那個同學停住腳疑惑地看著他,林錚說:“打雷的時候不能跑!不然會因為跨步電壓而被雷劈到的。”說完,他讓大家趕緊就地蹲下,說是為了降低高度。

然而大雨依然在下,於是另一名同學指著不遠處的大樹說:“我們去那裏避一下吧,這雨一時半會兒停不了。”林錚又一次製止了,他說:“打雷下雨不能躲在樹下,也會被雷打到的。”因為沒帶雨衣而被大雨淋著,大家心裏都有些不大情願,但看到林錚一臉嚴肅的樣子,他們還是照他的話做了。

不一會兒,雷雨終於過去了。大家看看身上的濕衣服,隻得打道回府。同學們都問林錚,為什麼那麼堅持要大家蹲在雨裏,林錚笑笑,從隨身的包裏掏出一本野外自救手冊,然後翻到雷電天氣那一章傳給大家看。大家這才恍然大悟,都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利用所學的知識,幫助夥伴避免災禍,林錚做得非常好!父母也要讓孩子多多學習,並爭取能像林錚這樣,做到學以致用。

雷電災害被聯合國列為“最嚴重的十種自然災害之一”,同時也被我國相關權威部門稱為“電子時代的一大公害”。雷電災害不僅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且還會導致火災、爆炸、信息係統癱瘓等事故的發生。雷電的威脅波及範圍相當廣,從衛星、通信、導航,到計算機網絡、家用電器,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據統計,雷電每年導致的經濟損失約10億美元,死亡人數在3000人以上。

因此,麵對能給人類社會帶來如此巨大破壞的雷電災害,父母更應該要幫助孩子了解相關知識,學會自我防禦,盡最大可能地保護自身安全。

培養建議

建議一:讓孩子了解關於雷電的相關知識

想要找到對付一件事物的對策,就必須先要了解它。所以,父母要想讓孩子學會在雷電中進行科學的自我保護,就首先要讓他了解關於雷電的一些相關知識。

上小學5年級的汪峰放暑假了,麵對連續幾天的雷雨天氣,爸爸製止了他想跑出去玩的念頭,並問他:“你知道雷電是如何產生的嗎?”汪峰搖搖頭,爸爸說:“電閃雷鳴是由於天空中有不同電荷的原因,這些電荷互相靠近時而產生強烈的極電現象。在極電時產生了閃電和雷聲。地球上每年發生約1600萬次雷電,平均每天就有4.4萬起呢!如果再仔細算一算,你就會發現地球上每小時都會發生1800次雷電。”

汪峰驚奇地看著爸爸:“那麼多雷電啊!那我們不是很危險嗎?”爸爸笑笑說:“隻要你學會如何躲避,就可以保護你自己。怎麼樣?要學嗎?”汪峰興奮地點頭,父子倆一起投入了雷電知識的海洋。

汪峰的爸爸借用當時情景,巧妙地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到了知識學習上。既避免了孩子可能遇到的雷電危險,也讓他學到了相關的知識。他的這種做法值得借鑒。另外,父母在給孩子講解雷電知識的時候,盡量避免專業術語,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引起孩子的興趣。

建議二:教孩子學會自我防雷

雷電很常見,甚至會在人毫無防備的時候帶來災難。因此,這就提醒我們,在夏季或暴雨天氣,必須要預防雷電。父母要教孩子通過以下幾點學會自我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