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瓦倫丁(2 / 2)

路途很長,過程也很枯燥。

單人獨行,又免不得會招惹一些不開眼的強盜,被他輕鬆料理掉了。

待到兩天過後,他的眼前便出現了一座巨大的城市。

哪怕早有耳聞,但當王愷到達約克鎮與海都之間的這座瓦倫丁城時,仍舊吃了一驚。

不是太雄偉壯觀,而是太寒酸,那低矮的城牆頂多有三米高,也就能防禦得了強盜和傭兵團夥,在成建製的軍隊麵前,立刻就會被摧垮。

不過這也是正常,這個時代的大封建主都居住在城堡裏,瓦倫丁雖然是一座城市,但說白了還是借助靠近海都這一優越的地理位置而發展起來的物資集散地,算不得真正的大城。

“這座城的領主好像是貴族同盟裏的那位卡爾伯爵吧。”

王愷下馬,準備進城。

卡爾伯爵雖然與他的父親亞當爵位相等,但說實在的,兩者地位真的不匹配,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星家族這個海都的執政家族,哪怕日薄西山,也不是普通的內地貴族能相提並論的。

在魔火炮的炮管下,再堅固的城堡也會被摧崩瓦解。

勇士之地是徹頭徹尾的貴族統治,大小的封建主密布在整個西方世界,在帝國統轄的領地下,自騎士階級開始,男子伯侯公,五級貴族層層遞進。

或許在某些西幻小說中,還描述過勳爵這一爵位,高於騎士,低於男爵。

然而王愷打聽過了,在勇士之地其實並沒有具體的“勳爵”這一爵位,但確實有這個稱呼,比如王愷自己,雖然沒有爵位,但又是貴族嫡長的,就可以被尊稱一句“凱因勳爵”。

當然,“勳爵”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對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四個爵位貴族的泛稱。

而公爵就不一樣了。

因為公爵絕大多數情況下,都統轄著一方公國,地位崇高,僅次於帝國皇帝,甚至在以前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公爵都擁有著帝國皇位的繼承權,被稱作“選帝公”。

所以公爵,絕不能冠以勳爵的名頭,那是非常失禮的行為。

貴族同盟,則是建立於一百年前勇士之地的玫瑰戰爭後,屬於曆史遺留問題,當時的帝國繼承人有兩支分家,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

兩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王室的分支,約克家族是愛德華三世的第四子的後裔、蘭開斯特家族是愛德華三世的第三子的後裔。

後來戰爭最終以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與約克的伊麗莎白聯姻為結束,聽起來簡直兒戲,原本打生打死的兩大仇敵,居然反倒聯姻了......

不過在勇士之地,有的時候戰爭就是如同兒戲一般的存在,許多時候,戰爭無法征服那些大小領主,偏偏聯姻就能讓他們停止反抗。

因為法理上,征服者就擁有了被征服國家(領地)領主頭銜的繼承權。

這一點就如地球西方曆史上,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王室,通過聯姻這一手段,統治了大片大片的廣袤領土,這其中甚至包括偏居一隅的西班牙。

這玩意兒就叫做法理征服。

貴族爵位的含金量主要看其領地,領地越富庶便越有錢,人口便越多,也就能培養更多的騎士。

部分貴族例外,比如海都貴族。

一個騎士一般情況下所能擁有的封邑一般就是個小莊園,自給自足,鐵匠鋪,馬廄之類的設施應有盡有,人口多少不一,大概在一百上下浮動。

莊園的武裝力量隻有騎士老爺以及他的扈從。

而一名男爵所擁有的封邑,就足以擴展到村鎮級別,人口成千上萬。

往往一名大男爵,手中的武裝力量能夠達到五十名騎士(全副武裝的鐵罐頭),上百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與騎士扈從(中裝騎兵)。

小男爵的話,估計頂多有三四名騎士,王愷就屬於小男爵這一列。

而一些大男爵的權柄甚至不下於一些偏遠貧困地區的伯爵。

此時,日暮已經西垂,王愷正要出示自己的家族徽記進城。

突然聽到了熟悉的聲音,確切地說不是聲音熟悉,而是語言。

他回過頭,便看到一個黑發黃膚的中年男人。

那個人似乎正在自言自語,但不時蹦出來的詞彙,聽起來正是一口字正腔圓的“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