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東方的修行境界(2 / 2)

說到這裏,他似乎是意識到了什麼,咳嗽了一聲,又道:“也別光說我了,我看你這一副冒險者的打扮,來這瓦倫丁莫非是要闖蕩下江湖?”

“江湖......”王愷咀嚼著這個有些遙遠,但任何華夏人都不會陌生的詞彙,輕笑道,“姑且算是吧,隻是我作為魔道世家弟子,實力還是有些的。而先生這麼一副學者模樣,獨自一人上路,就不擔心碰上些剪徑的蟊賊嗎?”

“嗬嗬,你別看老夫體內沒有魔道波動,但實際上,早在十年前,老夫就也是一代武道宗師了。”蔡邕傲然道。

“宗師?”王愷不解道。

“也就是你們勇士之地常說的篇章級。”蔡邕道,“隻是宗師境不修魔道,隻修內息,跟你們這兒的篇章級還是有些區別的。”

王愷饒有興致道:“蔡先生,既然篇章級對應的是你們東方人口中的宗師,那麼史詩和傳奇呢?”

蔡邕一臉正色地解釋道:“東方修行的境界跟你們這兒的情況有所不同,並不唯一。因為在我們東方,修行的法門更多,比如道家的史詩,被稱作真人,儒門的則被稱作賢人,有的時候看似是同一境界,戰鬥力卻也有可能相去千裏。硬要一一對照的話,可以拿最廣泛的武者來對證。”

王愷點頭:“願聞其詳。”

蔡邕道:“武道宗師對照篇章級,是超凡之始,有力敵數百人而力不頹的勇武,在軍中往往皆是一方悍將,江湖中也有很高的地位。”

“此後武道聖者對照史詩,據說到了這一步的武者,就如你們這方的魔武士一般了,完全能夠做到天人合一,以內息牽動天地之力,有沛然當敵之威。”

“至於其後,則被稱作武道人仙。”蔡邕感慨道,“這一境界老夫了解也不多,不過恰巧能夠對照你們這方所說的傳奇,孰強孰弱,不敢妄言。”

王愷點了點頭,又問道:“按照先生所說,武者修行的是內息,那麼他們需要有魔道血脈嗎?”

在勇士之地,沒有魔道血脈的人是無法達到超凡境界的,他們隻能如他家的護衛那般,購買藥劑,借助其中的力量淬煉身體,所能取得的成就非常有限。

蔡邕搖了搖頭:“武者修行講究根骨,跟魔道血脈沒關係,所以在東方,武者的數目占據了修行者的絕大多數。”

王愷驚訝道:“那東方達到超凡的強者豈不是很多?”

篇章即超凡之始,按照蔡邕的說法,東方的篇章級肯定是會更多。

蔡邕笑了笑,道:“多肯定是要多一些的,不過兩方的修行境界完全是兩個體係的東西,硬要對照,也很難作數。”

“比如你們的魔道修行者被稱作魔法師,大多也隻是運用天地間的魔道力量,施展出種種元素形式的火焰,寒冰,龍卷風,巨石來用以攻擊。而我們的魔道修行者稱呼就實在太多,使用的手段更是千奇百怪,就拿道門舉例,有呼風喚雨,搬山鎮海之術,堪稱一絕。”

王愷暗道這蔡邕也是一知半解,西方的魔道修行者雖然統稱為魔法師,但其中研究黑巫術,白魔法,亡靈法術,獻祭法術還有煉金術,種種法門不一而足。

隻是這些人大多比較神秘,又有教會這座大山橫在所有人的頭頂,等閑不會輕易示人罷了。

蔡邕興致更高,大抵是離開東方多年,罕有能跟人用周語交流得這麼順暢的,又一杯啤酒入腹,繼續道:

“最妙的是一門農家,原本自許行逝世後已經沒落,漸漸消逝於諸子百家之列,誰曾想後來居然又出了個袁子,硬生生在稷下重新開設了農家門庭。”

“農家?”王愷興致勃勃道,“就是研究土地增產的農學家嗎?”

“你道農家隻會種地?”蔡邕似乎想到了什麼好玩的事情,笑得眼角紋都露了出來,“以前也確實有很大一部分人這麼認為。”

“直到幾年前,在我們那邊,有一亂世軍閥橫出,所謂“義軍”的大首領覬覦稷下的秘寶與傳承,大軍壓境,揚言三日內稷下書院不投降,便讓此地血流成河。”

“然後呢?”王愷興衝衝道,他現在對東方世界更感興趣了。

“後來袁子孤身一人,隨手從田地裏揪了一把稻穀,喚了聲‘稻來’,直接撒出,當時便化作了數千兵甲儼然的鐵騎,幾個衝鋒就將敵陣給徹底衝散了。”

蔡邕很享受王愷那飽含求知欲的目光,說起這些傳說更是生動形象,宛如親身旁觀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