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出自景帝生長沙定王發。發生舂陵節侯買,買生鬱林太守外,外生钜鹿都尉回,回生南頓令欽,欽生光武。光武年九歲而孤,養於叔父良。身長七尺三寸,美須眉,大口,隆準,日角。性勤於稼穡,而兄伯升好俠養士,常非笑光武事田業,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鳳中,乃之長安,受《尚書》,略通大義。
莽末,天下連歲災蝗,寇盜鋒起。地皇三年,南陽荒饑,諸家賓客多為小盜。光武避吏新野,因賣穀於宛。宛人李通等以圖讖說光武雲:“劉氏複起,李氏為輔。”光武初不敢當,然獨念兄伯升素結輕客,必舉大事,且王莽敗亡已兆,天下方亂,遂與定謀,於是乃市兵弩。十月,與李通從弟軼等起於宛,時年二十八。
十一月,有星孛於張。光武遂將賓客還舂陵。時伯升已會眾起兵。初,諸家子弟恐懼,皆亡逃自匿,曰“伯升殺我”。及見光武絳衣大冠,皆驚曰“謹厚者亦複為之”,乃稍自安。伯升於是招新市、平林兵,與其帥王鳳、陳牧西擊長聚。光武初騎牛,殺新野尉乃得馬。進屠唐子鄉,又殺湖陽尉。軍中分財物不均,眾恚恨,欲反攻諸劉。光武斂宗人所得物,悉以與之,眾乃悅。進拔棘陽,與王莽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戰於小長安,漢軍大敗,還保棘陽。
更始元年正月甲子朔,漢軍複與甄阜、梁丘賜戰於沘水西,大破之。斬阜、賜。伯升又破王莽納言將軍嚴尤、秩宗將軍陳茂於淯陽,進圍宛城。
二月辛巳,立劉聖公為天子,以伯升為大司徒,光武為太常偏將軍。
【譯文】
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帝劉邦第九代孫,出自景帝所生長沙定王劉發。劉發生舂陵節侯劉買,劉買生鬱林太守劉外,劉外生钜鹿都尉劉回,劉回生南頓令劉欽,劉欽生光武。
光武九歲喪父,為叔父劉良撫養。身高七尺三寸,美須眉,大口,鼻子高高的,額角飽滿。愛農業勞動。他哥哥伯升卻好俠養士,常誹笑光武從事田業,把他比作治產業的高祖兄劉仲。
王莽天鳳年間,劉秀到長安,讀《尚書》,大略通曉當中道理。
王莽末年,國內連年蝗災,盜賊蜂起。地皇三年,南陽饑荒,各家門客多為小盜。
光武到新野避亂,將收獲的穀物在宛城出賣。
宛人李通等以讖緯符命對光武說:“劉氏複起,李氏為輔。”光武乍聽覺得不敢當,但轉念哥哥伯升廣交食客,必舉大事。而且王莽已露出敗亡的跡象,天下正亂,便和他們合計謀劃,決定舉兵起事,購買兵器。十月,與李通堂弟李軼等在宛城起兵,時年二十八歲。
十一月,彗星出現於南方張宿。光武便帶領賓客回到舂陵。這時伯升已會眾起兵。
起始,各家子弟害怕,都逃亡避匿,說:“伯升要殺我們!”等到看見光武絳衣武冠,都驚異地說:“謹慎厚道的文叔也起兵了啊!”大家才安定下來。
伯升於是招新市、平林兵,與其首領王鳳、陳牧向西攻打長聚。
光武先騎牛,殺新野尉才得以騎馬。進屠唐子鄉,又殺掉了湖陽尉。
軍中所獲財物分配不均,大夥憤恨,想反攻諸劉氏。光武便收本宗人所得財物,全分給大家,眾人才喜悅。
便進攻拔取棘陽,與王莽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戰於小長安,漢軍大敗,退守棘陽。
更始元年正月初一,漢軍又與甄阜、梁丘賜戰於沘水西,大破之,殺掉了甄阜、梁丘賜。伯升在淯陽又打敗王莽納言將軍嚴尤、秩宗將軍陳茂,進而圍攻宛城。
二月初一,擁立劉玄為天子,劉玄任命伯升為大司徒,光武為太常偏將軍。
【點評】
毛澤東曾經評價曆史上的曆代君王,說秦皇漢武沒有什麼文化,唐宗宋祖也沒有什麼超強魅力,成吉思汗也就是一個隻知道彎弓射大雕的獵人而已。對於曆史上的這些帝王,在毛澤東看來,基本上也就算是些中等生吧,不見幾個各方麵都拔尖兒的。隻是,其中有這麼一位很上他老人家的眼,得到了他的高度評價。誰啊?此人就是光武帝劉秀。
毛澤東點評《東觀漢記》的時候,說劉秀是“曆史上最會用人、最有學問、最會打仗的皇帝”。好嘛!三個“最”字,足以看出劉秀在毛澤東心目中的分量。因為,這可是一個很高的評價了,要知道毛澤東評價曆代皇帝的標準是幾近苛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