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計算機足球運動員(1 / 1)

既然計算機可以當“教練員”,那麼計算機可不可以當運動員呢?當然沒有問題,下麵就請你欣賞一段計算機足球運動員比賽的實況。

1997年8月25日至28日的日本名古屋舉行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足球比賽——機器人世界杯足球賽。上場的雙方球隊各由5名身高、長相全都一模一樣,直徑約6厘米的能走動的圓柱形機器人組成。比起身手矯健的真正的運動員來說,它們的外形可真是有點寒磣了,但是這一屆機器人世界杯足球賽格外精彩。

這些“運動員”一上場,與人的足球比賽不同的特點便馬上顯示出來了。與其說它們在踢球,不如說它們是在用身子拱球。比賽用的球是橘黃色的網球,球揚有點像兵兵球台,但大小隻有它的1/4左右。球門長30厘米,高20厘米。之所以把它稱為足球賽,是因為比賽規則很像人類舉行的足球賽。嚴重犯規的將被罰點球,體力(電池)消耗貽盡的隊員將被替換下場,教練可以請求暫停以“改變作戰方案”(修改軟件),如果雙方隊員在10秒鍾內找不到球,裁判將判終止比賽。

機器人運動員雖然動作笨拙,但非常勇敢和頑強,運動速度快,使比賽充滿了緊張感。它們不僅能傳球、帶球,而且還會三角傳球等技藝。但有時它們也會出出洋相,比如,愣頭愣腦的機器人不去踢球而是拚命去撞對手,有的機器人抵在牆上而“撞”懵了,不知往哪個方向跑,還有的機器人自破家門的次數比攻破對方球門的次數還多,使人看了忍俊不禁。

雖然這場比賽的水平很低,隻相當於兩三歲幼兒的水平,但其學術意義遠遠勝過上麵提到的曾經戰勝人類棋王的“深藍”計算機,這是因為它要解決的問題遠比人機對弈要複雜得多。

最重要的是足球比賽是一項團體競技運動,需要球員之間協同動作相互配合,而對弈要簡單得多,隻要考慮自己怎麼對付對方就可以了,踢球時是兩軍對壘,必須從全局出發,考慮自己怎樣對付多個對手。這正是當前智能機器人的控製技術中最尖端的研究課題。因為今後人類可能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需要利用一群機器人來完成某項複雜的任務,它們之間相互協作配合便成為最難解決的課題。目前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集中控製,所有機器人都要把觀察到的情況和自己做出的分析判斷向中央計算機報告,或用裝在球場上部的攝像機把拍下的情況直接告訴中央計算機,然後由中央計算機從全局考慮分別命令每個機器人應該怎麼幹。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容易做出正確的決策,壞處是需要往上報告和往下指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反應速度。另一種是獨立控製,由各個機器人自己根據收集到的信號進行分析判斷,決定自己該如何行動。然而這就向計算機具有的智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優點是能快速做出反應,缺點是容易出現與其他機器人協作不夠理想的情況,各行其是。

第一屆機器人世界杯足球賽因為是兩軍對壘,所以明確規定隻能采用獨立控製,不能采用集中控製方式。完全可以肯定,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提高,機器人足球賽也會更加精彩。

或許不久以後,你不僅可以看到計算機足球賽,還可以看到精彩的計算機乒乓球賽、籃球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