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喝水嗎?可能很少吧,許多青少年朋友出門,一方麵零用錢充裕,一方麵要跟著流行走,直接買包裝飲料解渴的比例相當髙,很少還會從家裏帶著1瓶白開水出門。有調查資料顯示,在400多位小學髙年級的小朋友中,約有75%的孩子會利用零用錢購買含糖飲料,每個星期中會購買2~3次含糖飲料的孩子幾乎達到50%,他們最常喝的飲料是運動飲料、果汁、乳酸飲料、奶茶等,其實這些孩子大多都知道最好不要常喝飲料,但是如果家裏有現成的飲料,就很難讓他們完全不喝,因此可以想見家長在教導這些孩子對含糖飲料的抗拒能力上,還需要多多努力。相信通過家長和老師的反複教導、學校內避免販售含糖飲料、家中也不要購買,都可以適度地降低孩子的飲用頻率。
初中生的品味又是如何呢?在某中學進行的初中生飲料調查中發現,349位有效樣本中平均每人每星期喝的含糖飲料約有1716毫升,零用錢越多的孩子,越常昀買含糖飲料,女生對含糖飲料的克製能力比男生好,越高年級的孩子,也越有自製能力來拒絕飲用含糖飲料。以一般包裝的塑料瓶飲料為例,每瓶容量大約是600毫升,這些孩子每個星期可以喝3瓶左右的分量,以每瓶753千焦的熱量計算,光是可供應的空熱量,就有2259千焦,而且在不知不覺當中就進了肚子。另外1份在同一中學但不同時期的調查研究指出,552個受測對象中,平均每個星期可以喝到7.9罐飲料,最受歡迎的飲料前3名,依次為乳酸飲料、茶飲料、運動飲料,男生會比女生喝更多的碳酸飲料、功能飲料和運動飲料。孩子如何去決定要挑選哪一種飲料喝呢?答案是價位要合理、口味要對味、一定要解渴。
大部分的家長都知道含糖飲料會為孩子添加空熱量,因此也曾想辦法禁止有些家&則是自己也沒有辦法以身作則,因為自己本身就是各種飲料的忠實顧客。其實這些含有單糖的食物,在代謝過程中會用掉維生素B”維生素B2和煙堿酸,如果孩子喜歡喝飲料而影響到了正常飲食攝取歟,最明顯的就是兩極化的發展,其一是飲料喝飽了,正餐就不想吃了,一些必需的營養素可能攝取不足,這些沒有補充足夠的維生素B群又要被拿來代謝飲料或甜食中的糖基本上當腦部或身體其他部位需要維生素B群時,當然就不夠用了:另外一種是體重的過傲度發展,這些孩子可以正餐照吃、飲料照喝,吃進去的單令糖可以很好地被轉化成脂肪貯存,慢慢演變成體重過重,甚至是肥胖的問題。
飲料有它存在的價值,在某些場合它仍然可以作為一種社交的工具,但是對於營養素的供應和解渴的功能而言,就必須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如果回歸到之前曾經提到的飲食四大如:品質、種類、分量和頻率,“到底該怎麼喝飲料?”這個問題就比較好解決了。
品質
飲料的品質首先要訴求解渴的功能,老實說,越甜的飲料會越喝越渴,所以真的要解渴,隻有白開水的效果最好。
種類
如果仔細比較幾種含糖飲料,就會發現無論何種種類,每100毫升幾乎都可以提供4~16克的糖分,實際的含糖比例,都可以藉由瓶裝上的營養標示獲知,如果想要避免糖分,現階段有“無糖茶飲”的商品,可能是目前除了白開水以外,比較理想的選擇。
分量
鑒於熱量太多和影響營養素消耗浪費的雙重考量,最好不用每次自己喝完1瓶,可以找幾個人一起分享,就可以同時兼顧口味上的享受、聯誼的功能,也比較不必擔心吃了太多空熱量的問題。
頻率
從前麵的研究數據發現,每周3次的飲料消費對於現今青少年是很平常的事,稍微將頻率降成每周1次或兩周3次,主要仍以白開水為每日的水分補充來源,將會最省錢,也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