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菌性陰道炎:外陰、陰道瘙癢、外陰潮紅、伴豆渣樣白帶,有異味,搔抓後可引起外陰皮炎濕疹性改變。
2、陰道毛滴蟲病:外陰、陰道瘙癢,有泡沫樣白帶,常伴有特殊異味,搔抓後同樣外陰部皮炎濕疹性改變。做陰道分泌物塗片檢查可與上麵的病樣區別開。不可自行盲目清洗。
3、陰虱病:陰虱常貼伏於皮膚表麵或附於陰毛根部,陰虱卵呈灰白色、針頭大小。陰虱的叮咬及其毒汁、排泄物可導致皮膚發癢、可產生脫屑,並繼發濕疹樣改變和毛囊炎。
4、蟯蟲感染:主要侵犯幼女,成年女性也可感染,當夜間肛門鬆弛時,蟯蟲從直腸內爬出遊動到外陰部交配產卵,並刺激外陰部皮膚粘膜,引起局部瘙癢。
5、疥蟲感染:引起疥瘡時,外部皮損最嚴重,故局部瘙癢也最明顯。
6、局部皮膚不潔:有些女性使用衛生紙方法不當,外陰部皮膚受經血、陰道分泌物,甚至尿液、糞便和汗液的浸漬而使局部皮膚發生慢性炎症,從而引起外陰部瘙癢。
7、藥物過敏:過敏體質的女性服用磺胺類或其他藥物引起的“固定型藥疹”,常發生在外陰部皮粘膜交界處,除了局部瘙癢外,可並發糜爛、滲液。使用藥物做陰道衝洗或陰道內置入,如發生過敏反應及接觸性皮炎也可發生外陰瘙癢。
8、外陰部皮膚疾病:股癬的皮膚損害常擴大到外陰部,引起局部劇烈瘙癢。外陰部濕疹和神經性皮炎引起的局部瘙癢更為劇烈,前者表現為局部皮膚邊界不清的丘疹水皰及糜爛滲液,後者因搔抓常出現皮膚增厚苔伴蘚化。外陰部白斑除引起局部瘙癢外,常伴發外陰營養不良,皮膚萎縮。
9、病毒感染:尖銳濕疣大多發生在女性陰道壁、宮頸口及外陰部,還會出現帶有惡臭的白帶。發生在外陰部的傳染性軟疣多表現為中央有臍窩樣凹陷的圓形丘疹,也可引起外陰部瘙癢。生殖器皰疹多表現為尿道口及陰道壁出現米粒大小且明亮的水皰,伴有局部瘙癢。
10、性交過敏:這是兩性生活期間發生的過敏反映。分別有對精液過敏,避孕套過敏,摩擦過敏者。
11、其他原因:女性患糖尿病時,由於尿糖對外陰皮膚的刺激,容易並發毒菌性外陰及陰道炎,引起外陰瘙癢。患肝膽及其他疾病出現黃疸時,因血液內膽紅質增高,皮膚受膽鹽的刺激也可發生外陰瘙癢。此外,有些女性在精神緊張時還會因心理方麵的因素引起外陰瘙癢。女性患外陰瘙癢症後,應注意保持外陰部皮膚清潔幹燥,內褲要寬鬆透氣,禁用肥皂水或刺激性洗滌劑擦洗,盡量控製抓撓止癢,不食辛辣及過敏性食物。
女人常“吃醋”可美容治婦科病
早在漢代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就有用醋來治療疾病的記載,並稱醋為苦酒。《本草綱目》裏記載了醋的藥用功效大抵醋治諸瘡腫積塊,心腹疼痛,痰水血病,殺魚肉
菜及諸蟲毒氣,無非取酸收之意,而又有散淤解毒之功。《本草備要》記述:醋,可除濕散淤解毒下氣、消食開胃。
相傳清代乾隆皇帝每晚臨睡前也會飲一杯醋,作為長壽的禦方之一,頗有療效。
中醫認為酸入肝,肝主血。許多婦科病由肝經不舒引起,醋味酸,專入肝經,能增強藥物疏肝止痛作用,並能活血化淤,疏肝解鬱、散淤止痛。
醋製是中藥炮製中重要的炮製方法,中醫臨床常用醋與各種藥物共製,如常見的婦科用藥如醋柴胡、醋當歸、醋白芍等,治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婦科疾玻
具體的驗方,如將香附分成三份,分別用鹽、醋、黃酒浸泡,製丸內服,可調經止痛。
將地榆50克(燒炭),米醋50克,以水共煎服,適於血熱月經過多、血熱崩漏。
又如《增訂經驗集》記載有治療赤白帶下的藥方:貫眾一個全用,刮去皮毛以米醋蘸濕,慢火炙熱,為末,空腹米湯飲下,每服二錢,治濕熱引起的婦女赤白帶下,諸藥不能得效者,用此屢試有效。
將醋與甘油以5∶1的比例混合塗抹皮膚,長期堅持能使粗糙的皮膚逐漸恢複細嫩每晚就寢前用醋塗抹發根的皮膚,還能減少頭皮屑的生成如每晚臨睡覺前飲用少量醋,既有助於睡眠,又有利於皮膚的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