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範西1931年秋與埃爾茜結婚不久,便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反抗侵略者,範西於1935年加入了英國空軍。由於他患色盲而無法成為駕駛員,隻好做了一名引航員。
1940年夏的一個傍晚,範西接到妻子來信,告訴他女兒即將出生,這讓他欣喜萬分。正準備給妻子回信慶賀,卻接到前往法國色當市附近執行轟炸德國兵營的任務,他立即放下手中的筆,迅速和戰友駕機出發。不幸的是,當飛機接近目標時,遭到德軍防空炮火的猛烈襲擊,飛機被擊落,戰友當場死亡。範西跳傘逃生,降落傘剛到地麵,就被一擁而上的德軍俘虜。從此,他開始了長達5年的戰俘生涯。
範西絕不甘心束手就擒,為了心愛的女兒,他決心要逃出魔窟。剛被俘虜時,他被關押在德國巴爾特的第一戰俘營,進去後不久,就用獄友從廚房“借來”的一把鐵鏟從牢房往外挖掘地道,快挖好時,一場大雨不期而至,致使地道進水從內部坍塌,隻好被迫中途放棄。
範西沒有氣餒,又選擇了另一個地方重新挖掘。糟糕的是,即將挖通時,卻被看守發現,他遭到了嚴厲的懲罰。
德國人怕他利用這裏熟悉的地形再次逃跑,把他轉移到第十一戰俘營,並加強了對他的監管力度。表麵上看,範西好像老實了許多,實際上,他逃跑的欲望比先前更加強烈。他瞄上了“仁慈”的德國人提供的金屬餐刀,開始了新的挖地道行動。他後來回憶說:“金屬餐刀讓我能加快速度,我把土弄鬆,然後鏟出去……這是一項大的改進。”
遺憾的是,和上次的結果一樣,當地道即將“竣工”時,還是被德國人發現了。這次,他受到比前次更殘酷的懲罰,德國人把他綁在一根柱子上,放在似火的太陽底下暴曬了整整3天。雖然他已經奄奄一息,但當德國人問他還逃不逃時,他始終沒有作出明確答複。這讓德國人惱羞成怒,又把他吊起來狠狠鞭打,但他依然緘口不語。
德國人本想殺一儆百,不知道為什麼在即將對他執行槍決時,又忽然改變了主意。1942年5月,他被轉移到波蘭薩甘的第三戰俘營繼續服苦役。不管遭受多麼殘酷的折磨,但範西心中的信念始終沒有熄滅:隻要活一天,就要想辦法逃出去,與妻子和女兒團聚。
他又開始實施新的逃跑計劃,並吸取上兩次失敗的教訓,決定聯合其它獄友一起幹。他利用出工的機會,詳細查看了外麵的地形,然後精心設計了3條挖掘路線,並把3條地道分別命名為“湯姆”、“迪克”和“哈裏”,然後組織獄友利用晚上的時間輪流作業。
為防止被德軍發現,此次挖掘的地道深9米,高寬僅為0,6米。兩個月後,3條地道成功挖通。就在準備逃跑時,那條“湯姆”地道還是被發現了,好在還有“迪克”和“哈裏”做備用,大家隻能等待時機,從這兩條地道逃出去。
1942年10月,在範西的帶領下,76名戰俘通過“迪克”逃了出去,但很快就被德軍發現。逃跑中,50人被殘忍槍殺,僅有3人成功逃過圍追,其餘23人被抓回,其中包括範西。
範西理所當然要遭到比其它人更凶殘的懲罰,他先被剝光全身鞭撻,之後又被關進潮濕陰暗的地牢,連續5天不提供水和食物。那些天,他覺得自己的靈魂快要離開這個世界了。
冥冥中,女兒的呼喊又將他拽了回來。他對自己說:“你絕不能就這樣死去,你一定要活著出去見心愛的女兒!”範西又奇跡般地活了過來。納粹從未見過如此頑冥不化的俘虜,決定和他繼續把貓捉老鼠的遊戲玩下去。1943年4月,他又被轉往立陶宛海德克魯格的第六戰俘營。在那裏,他表現得異常積極,曾一度被樹為其它戰俘的“楷模”。但他內心卻一刻也未放棄過逃生的希望,他在窺視,在等待,一旦時機成熟,就去實現心中的那個信念。
機會終於來了。那天,他看準了一條德軍運送給養的船隻,乘哨兵不備藏到船底,滿以為這次能順利逃生,但開船時間卻因故被推遲到第二天,看守清查人數時發現少了範西,立即進行大規模搜查,很快就把他從船底抓了回來。
範西在被德國納粹關押的5年期間,共換了4處戰俘營,挖掘了8條地道,5次試圖逃跑。那段時期,他被德軍“高度”評價為“最堅定的逃跑者”。
1945年,範西被盟軍從戰俘營中救出,當時他的體重隻有36公斤,而且渾身長滿了虱子。當醫生要為他檢查身體時,他急促地說:“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馬上見到我的女兒,為了這個願望,我已經努力了5年時間。”範西在戰俘營逃生的經曆曾在上世紀60年代被拍成電影《勝利大逃亡》,一時轟動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