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醞釀,旬陽縣決定建設一個生態工業園。

這個工業園分三步走。其一是高起點規劃。園區安排在縣城北側,以旬河為主軸,分8個工業小區,規劃總麵積16平方公裏。為了確保規劃的科學性、綜合性、係統性和操作性,聘請8名省內外著名專家組成園區規劃顧問組,聘請陝西省發改委、環科院、長安大學規劃院、東西部經濟研究院等5個專業規劃研究機構,進行園區的道路布局規劃、產業選擇與產業布局、循環經濟發展、環境影響評價、服務體係建設、水體園林景觀等6個專題的規劃。立足旬陽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緊緊圍繞“以林養水、以水興工、以工帶農、以農促工”的總體思路,全力打造“煙草食品、新型材料、電力能源、新型建材、生物製品”5大產業群,著力培養“生物製品、電力能源、新型材料、新型建材”4大產業鏈,強力支撐縣域經濟突破發展。

其二是高質量建設。始終堅持項目第一、發展至上的理念,圍繞提升產業大上工業項目。領導親自出馬,引進陝汽集團年產3000輛專用汽車生產線、堯柏集團年產200萬噸水泥生產線、潤農公司新建30萬噸飼料加工項目等十多個企業和項目進駐園區。為進一步提升園區承載力,采取財政資助、企業主體、項目捆綁、部門共建的方式,解決了園區的交通道路、供電供水等配套問題。

其三是高標準整合。按照分區布局、同類集中、產業成鏈、企業配套、綜合利用、循環發展的思路,加大園區產業、企業整合力度。一個小區發展一個產業,形成企業集群。在園區起步伊始,就注重防止落後產能、淘汰項目入園,使新入駐企業基本符合國家節能環保標準和產業政策,把生態、低碳和循環經濟融為一體,打造循環產業鏈。

旬陽縣生態工業園內,目前聚集了有一定規模的企業18家。2009年,園區完成工業產值18億元,占全縣規模工業產值的70%,實現稅收5億元,占全縣財政收入的60%。

數字總是枯燥的,我決定去園區現場看看。

車出旬陽縣城,向北行駛十多分鍾,我看到公路旁的山坡上,淩空飛架著一條管道。它宛若長龍,從東邊的梁頂上蜿蜒盤旋下來,越過河流,越過公路,氣勢壯觀。

我正要問這長龍是什麼東西,陪同前往的工業園區管委會餘副主任說:“這是堯柏水泥廠的皮帶廊管,它全長7.3公裏,是‘世界工況最複雜、輸送量最大、亞洲第一’的皮帶廊管帶機工程,投資1.7億元。這個係統解決了每天7000噸石灰石運輸的揚塵、尾氣排放環境汙染、交通堵塞等一係列問題,既節約了運輸成本,僅汽車運輸油料每年就可少消費六百八十餘噸,又符合低碳經濟的方向,大大減少了汙染物排放,杜絕了環境汙染。”

這個長龍的低處末端有一排廠房,就是堯柏水泥廠。我記得以前去陝北時經過銅川,老遠就瞧見水泥廠的大煙囪噴吐黑霧,將半個天空染成灰色。行到近處,空氣中充滿異物,鑽進人的眼睛、鼻孔、喉嚨,非常的不舒服。再看路邊的建築物,有一層灰色的裝飾層將其他色彩都覆蓋了,形成一個特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