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治理窮山惡水,白河縣在新世紀初提出了領導苦抓抓發展、幹部苦幫幫產業、群眾苦幹建家園的“三苦”作風。
這幾年,白河縣退耕還林五十多萬畝,綠化了漢江沿岸,同時栽種木瓜11萬畝,形成木瓜酒等係列產業。在山區實行山頂移民、山坡造林、山腳修田、河道建堤的辦法,改水治路,創建了不少生態新村。
在談到玉門村時,水利局長提起“一隻胳膊”的故事,我決定去見見。
溝扒鎮玉門村在巴山深處,離縣城二十多公裏,但因“十天”(湖北十堰至甘肅天水)高速公路正在修建,載重大車太多,路麵遭到嚴重損壞,在顛顛簸簸越過主道,鑽進白石河流域上遊後,感覺一下舒服起來,碧綠盈眼,空氣新鮮。
今天正開村委會議,有人把“一隻胳膊”叫出來,我們就認識了。
他叫李相餘,長方臉,高個頭,1967年生。1990年2月出外打工,到山西太原一個煤礦挖煤。7月份的一天,煤礦冒頂,往下掉石頭,他逃了出來,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左腿和右胳膊受傷。結果右胳膊被截去,還在太原住了兩年醫院,出院後帶著殘疾回到老家。
李相餘說:我帶你先看看我們的工程。
我跟著他上了公路後麵的山坡。玉門村被稱為白河縣水土保持第一村,果然名不虛傳。山頂高處樹林茂密,低處平緩一些的地方是梯田。梯田的石坎、工作道全部硬化,田邊還修有很多水窖,並且水窖裏有過濾裝置,下方出口安裝著清水與渾水兩個龍頭。
李相餘用左手拉開一個水泥方板,露出水龍頭,他擰左邊,清水出來了;擰右邊,渾水出來了。他說,清水人畜飲用,渾水澆地灌田,大部分雨水我們都利用了,既避免了洪澇造成水土流失,也涵養了生態。
看得出,李相餘對自己幹的工程很自豪、很滿意。但是,望著他走路一側一跛,一隻空袖筒晃來晃去的身影,我無法將他與水保工程隊隊長的職務聯係起來。
參觀完現場,我們在一戶農家院子中坐下來,主人給泡了熱茶,然後李相餘介紹起他從事水保工程的經過:
從醫院回到老家後,我心情很沉重,村裏的長輩也說:一個壯實的小夥子,出外打了兩年工,回來成了殘疾,可惜啊。
家裏四口人,母親老,孩子小,我是一家之長,得挑起生活的重擔。雖然殘腿斷臂,但我的頭腦健全。經過半年的思考,我根據群眾生活的需要,決定開個小商店。於是就動員媳婦把家裏養的豬賣了,又借了些錢,騰出半間房子,開起了小賣部。
我騎自行車去城裏進貨,批發商見我一隻胳膊騎車帶貨,挺感動和同情的,就價格盡量低還可以賒賬。但是,開了3年,效益不好,沒掙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