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本以便水運,為茶箱運漢所必由。故舟車雲集,而油鹽絲布自外輸入者,運費輕於洞市,售價較廉。商務之盛有自來矣。
——《蒲圻鄉土誌》
一
經過一個長久的黑夜我回到新店鎮逐漸明亮的
早晨在蘆花大公雞的叫聲中潮濕的霧靄漸漸散去
我視覺中的民國小鎮開始清晰起來
我最先回到的是蟠河這小鎮惟一的命脈
河水一直是碧澄澄的兩岸湖北湖南的生物
無不是因了它的滋養這條發源於通城九嶺的小河
有所有小溪的本性在發源地清澈激越
每一滴水都有每一滴水的體積和清亮
它們彙集行走向低處一路奔流
但是自律遵循著自身的道路
經過趙李橋的港口驛流經新店鎮口宋嘉祐壬寅年所建的夜珠橋
然後繞著新店鎮轉一個大彎水麵陡然開闊水勢也因之平緩
水上的小木船逐漸多於水麵的蜢子
流到萬安橋就到了新店鎮水碼頭
萬安橋下已是桅檣林立篷艙比鄰
那漆得紅亮兩排搖櫓的是川幫的柏木船
那高大寬敞方頭長槳的是下江的鹽船
那頭尖尾窄兩端翹起的是來自湘江的快艇
更有上下數層二三十人蕩槳的是來自洞庭湖裝窯貨的大樓船
就是小火輪也時不時從長江駛進來
鳴著汽笛吐著濃煙掀起的波浪把兩岸的木船衝得搖擺不已
然後逐漸平衡下來
河埠頭早已是人聲鼎沸在七八處埠頭邊
兩排高大厚實的跳板從船頭連接到岸上
在杭喲嗨喲的號子聲中邊卸邊裝
卸下的是布棉花海帶粉條糖鹽木耳銀魚
元釘玻璃瓷器藥材雨傘鞭炮……
裝上的主要是磚茶青茶苧麻和穀米
碼頭忙碌而有序獲得裝卸準入資格的不是搬運工
是經商會批準的一條條刻有字跡的扁擔這些扁擔上的字跡
代表獲取報酬和負責賠償跌損的主人
早晨都是一起開始的在鎮邊的驛路上
已是揚塵蔽日數裏不絕
雞公車像蟠河分離出來的水滴
咿呀滿載著腳夫們
正在推動的日常生活
二
我家枕著馬蹄湖睡覺的本家親戚
清早從泉坑趕來我的眉骨顴骨和齶骨
有著和他們一樣的人類學特征
他們是挑著擔子的黃姓鄉下人擔子上
是明前茶穀雨茶苧麻茶籽新穀雞蛋或鮮魚
鎮上發達了的親戚大多出了五服
親戚敘不上親戚譜他們一個個像陸溪口的老鴉——張不了嘴
他們在飯館前咽下口水在小吃店前咽下口水
花一個銀角子買兩塊米發糕或烘蕎粑
就算是來了一次新店街上他們換回銀元鐵鋤犁耙
換回鹽糖藥品洋火洋布海帶墨魚和瓷器
又早早回到馬蹄湖邊繼續耕田栽麻摘茶
三
楓樹嶺的夜珠橋半圓形橋拱是新店鎮最古老的一隻眼睛
它的目光就是蟠河逐漸寬闊的河水
我看到的新店鎮就在它的目光裏成像
在春天這裏有大片的紅苜蓿如女人輕點的紅唇
接著是油菜花鋪成的金甸
由南向北走過夜珠橋來到新店鎮的上街口
這裏沿街是當鋪穀倉書院和商會
接下來是榨坊糟坊客棧和飯館
然後來到洋鐵巷幾家鐵鋪鼓風掄錘丁丁當當
爐中的農具紅得像血鐵砧上火星四濺
中街商鋪林立行棧並列茶樓酒肆鱗次櫛比
我曾祖黃佑斌就和在中街上的同堂兄弟
開有兩家飯館字號為黃興盛和黃興發
他日常的事務是管理黃家的三根扁擔
那是因為他曾在漢口打過碼頭有一身功夫
中街的古井頭是新店鎮岸上最繁華的所在
這裏每天萬頭攢動流動的是人聲算盤的聲音銀元的聲音
還有夜晚灰土沉澱下來後安靜的聲音
我外曾祖父家的字號但鼎泰在下街這時
他天天沉湎酒色終於得了一身性病
已雲遊至九宮山尋找道友從此一心向道
新店鎮正街長一華裏半居民一千多戶
大幾百家鋪店緊密挨著另外還有河沿街泥灣街
新街口王家墩等岔街
街麵全是整齊的青石板石板下是排水係統
有很多年我把每一塊青石板
都看成一條肋骨
四
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死靈魂
他們都像石板街下的生活用水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