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編鍾是我國目前出土數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鍾,堪稱“編鍾之王”。曾侯乙編鍾包括鈕鍾19件,甬鍾45個,外加楚惠王贈送的一件撥鍾,共65件,總重量達2500多千克,是迄今中國發現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編鍾,因下排甬鍾上銘刻“曾侯乙”得名。
凡有機會耳聞目睹過的人,無不為此千古絕響驚歎叫絕,讚譽它不愧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之瑰寶,世界音樂史之奇跡。
曾侯乙編鍾的鍾體為銅木結構,由兩列三層漆繪木質橫梁聯結成曲尺形,橫梁兩端裝飾有浮雕及透雕龍紋或花瓣形紋飾的青銅套。中下層橫梁各有3個佩劍銅人分別用頭、手頂托,並通過橫梁的方孔以及子母樣牢固銜接,在中部,還各有一銅托承托橫梁以加固定。佩劍銅人身著長袍,腰部束帶,麵容肅穆,立於銅質雕花圓形跗座上,是青銅人像中難得的佳作,也加強了整套編鍾的隆重地位。
全套鍾架由245個構件組成,可以拆卸,設計精巧,結構穩定,曆經兩千多年,出土時依然矗立如故,讓人讚歎不已。楚音韶樂形製精確,方能保證音律精準,這在今天也不易辦到。合理的金屬成分配比和規範的外形尺寸,以及工藝上的特殊處理,使編鍾達到了令人讚歎的音響效果,創造了“楚聲韶樂”的曾侯乙編鍾實在是一件稀世之寶。
曾侯乙編鍾以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8組,懸掛在銅木結構的三層鍾架上,鍾上刻有關於記事、標音、律名關係的錯金銘文2828字,加上鍾架筍梁(橫梁)、編懸配件上的銘文、磐銘文、磐盒銘文總字數3775字,其內容是先秦樂律的重要資料,被專家學者稱之為“一部珍貴的音樂理論論著”、“一部不朽的古代樂律學典籍”。64件編鍾(楚惠王送給曾侯乙的鍾除外),每件都能發出兩個樂音,全套編鍾音質純正、音色優美、音域寬廣,能旋宮轉調,演奏各種采用和聲、複調以及轉調手法的樂曲。
實踐證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而不是此前有些專家認為是秦漢時代,更不是來自古希臘傳人的舶來品),我國音樂就已發展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在7聲音階、5個8度音、12個半音以及旋宮轉調的表現手法上,就已形成理論與實踐。因而,曾侯乙編鍾的出土,使人們對傳統樂律學不得不重新估價,因此中國古代音樂史的某些方麵需要重新研究。
編鍾是具有悠久曆史的打擊樂器,它將樂鍾依大小和音高次序編組,懸掛在鍾架上,用木槌敲擊演奏,故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