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 下(1 / 2)

第一章天下天道無常。天下百姓不知喜樂,不明哀傷。王道不興,刀兵不敢加,若加,則是哀鴻遍野,一時悲慘兮,還隻有看天理循環。世間萬物,自有定理,生老病死是亙古的規律,人,獸,妖,花草樹木居其間,不能擺脫。但自生物有了自己的智慧,徘徊於花花精彩世間,又誰願意如此拋下所有遺忘世界而落陰間去經曆那漫漫輪回之路?且說,混沌之始,其中一如雞子,天地不分,四方不辨。盤古生於混沌,以陽清為天,陰濁為地,天地開辟。天地分,才出四方。神州大地居於其中,靈氣聚集。天都山乃神州第一大山,座落於神州中部,扼取南北東西往來要道,有六大主峰,九百九十九小峰,綿延上千裏,風雲起兮雲飛揚,瀑布千丈,山中四季長春,山下山上季節又有不同,時而山下夏日酷暑,時而山上雷打電閃,霧氣生長,成日仙境一般,中有無數山洞,巨石,叢林密布。奇獸飛鳥盤旋鳴叫,仙鶴神龜長年嬉戲不絕,常人總不知天都山真麵目。有天道門居於天都峰主峰靈峰上,天道門一脈曆史悠久,起於老子隱遁出東關時的守衛兵,年月積累,道法玄奇,傲視天下。雷音寺也居於神州大地,佛祖慈悲,西天有大雷音寺,神州修真人士有道高僧居於九土大地,不知年月,參佛法,念佛號,門人三千,居於大日山。大日山隔天都群山四萬裏,也是群山顯赫,有神鬼難測之靈氣,浩浩蕩蕩,鍾靈秀而造萬物。大日山下,紅河水長年奔流不息,中有大蟒蛟龍,纏繞山去,一直向西。魔教由來以久,長年隱於大荒蠻夷之地,北國群山之中,教徒眾多,行事多有不按世間手段者,或有行事歹毒,動則取人性命,有魔人煉凡人魂魄以為己用,違背天理循環被正道知曉則又是一場廝殺。妖界多是地下鬼怪,野獸成精者聚集,謀害世間,不理人情,比魔教更為惡毒狠辣,多妖界怪物見人即殺,見血即蠢蠢欲動。天道門,雷音寺兩大宗派,千百年來一直居於正、魔、妖道領袖位置,相互通氣攜手,內修心,外救世人,對正道弱小扶持,對魔教,妖界嚴加打擊,一旦發現哪裏有魔教、妖界歹徒蹤跡,馬上行動,下手絕對不留情,斬草除根:自有正道邪道以來,正邪之爭就一直沒有停止,仿佛黑與白的不可調和,雙方的爭鬥互有勝敗,雙方戰鬥也是慘烈非常,無數得道的修真者因為一個正邪之爭而道行毀滅,打得不存形體,煙消雲散,連做野鬼的機會都沒有,正道以維護世間次序為由,每次出動大量人手給魔教,妖界以毀滅性打擊,讓他們元氣大傷,一些道人,和尚,對天道,人道修行極深,得道升仙界者比比皆是,現又正值現時魔教,妖界衰微,正道人士雖時時爭強好勝,然畢竟天下百姓比有魔人在世時好過得多。江湖險惡,人心叵測,多少年了,幾經風雨,“天都山上天道門,大日山上雷音寺”漸漸成為修真的一個代言,一個權威,對於普通人來說,悠悠幾十年或者上百年的壽命能夠見到一個或者幾個修真人,那已經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又若有普通人得大機緣入修真門派,那就更是燒了高香,因為如此以來可以保得個多活些年份,多看些花花世界,也有人從普通人直接經過修真而登仙班,所以,入得修真門,落得一世美名。然而修真人士又哪裏是那麼好見的,踏劍遨遊於天地雲海間,來無影去無蹤,四海皆是我家,凡人無有機緣。即使他們見到了修真者,也不一定認出是大智慧好緣分在麵前。門派內門規教化森嚴,嚴禁弟子門人私自走動江湖,害怕非凡人手段流傳世間引起天下大亂。若果沒有經過道心修持的普通人得機緣知道一些呼風喚雨的手段,直接千裏殺人,十步一殺,百步一斬,皇帝深宮也被砍了,哪裏還來天下大治黎民萬幸?但總也有不聽教化的門人弟子私自下山行走,引起亂子,其他在江湖中自然也就有門派巡查,嚴防下山門人胡作非為。一旦發現有作亂的立即製伏了押上山去,魔門弟子常常越軌,然魔教畢竟也是修真人,幹涉凡間私事有礙天理,修真本也是違背生死循環定理,所以,再幹涉凡間事,小心天人共憤,招來九天十劫,直接打下十八阿鼻地獄,永綴輪回五道不得為人。故,凡間人接觸道法也就很少,正道,魔教,妖界都不自覺維護這一條定理天規。對於道法傳承,總講機緣,時機,各大門派總會在一定時間派出長老下山嚴格挑選弟子,無論是根骨還是悟性都要十分講究。也有得道高人下山遊曆時偶爾收徒的,但這又是萬中無一了。想那山無日月,有的一旦閉關就是百年千年,哪管世間凡人死活?收徒又哪得修仙悟道來得自在?如今世人皆是貪婪勢利膽怯或凶惡之輩,或狡詐不懂天心或造下無邊殺孽,道法傳承,一時難以逢澤。因此情況,天道門掌門,天下公認的第一人無相真人嚴命門下弟子不得隨意行走江湖,非有掌門許可才能行走普濟世人,救濟百姓。他功參造化,已達“天心至境”,隻差一步就到“天人和發”境界,也就是說隻差一步就要直升仙界,他說出的話自然成為無上秒旨,其他門派也跟隨相做。同時,無相真人還定下門規,非不能通過本門“照心鏡”法寶檢測也不能入天道門門牆。歲月悠悠,一過兩百年,雷音寺藏經閣金光禪師也悟出佛家妙鏡“三心歸一”隻差一步“般若天心”就直升西天大日如來光明佛界,與無相真人一起成為當今天下修真界數一數二的半神人物,被稱為佛道雙星。佛道兩家自古在神州浩土不分家,故雷音寺和天道門也交情匪淺,天道門要嚴檢收徒的定規也被雷音寺奉為不成門規的門規。進寺前不過“鑒魂缽”許可的凡人不能入寺。於是,道佛兩家開始了自己的修真考問,其實,滾滾紅塵中,又有誰是能真正懂得為善為美,心正平和的?就連以前修行過的弟子都不能真正懂得天心共問,因此,能通過“照心鏡”和“鑒魂缽”考驗的寥寥無幾,而最大的一個笑話是有一個在戰亂中死了親生爹娘的孩童被天道門一個長老救回山,在“照心鏡”的考驗下通過了,但後來道士們發現那個孩童居然是個白癡:因為在戰亂中受了驚嚇,那孩童失去了所有的記憶同時也因為驚嚇而成為了白癡,這也正應了“照心鏡”的要求,無欲無求。但這無疑是天道門千年來的最大恥辱和笑話,讓雷音寺的同道,天下修真的都說不出個所以,臉上也不好意思流出笑意,道士們天天盼,夜夜盼,但那白癡孩童就是一直無病無災,他快樂逍遙地生活,有吃的就吃,有睡的就睡,有道的修真者們當然不能像魔教,妖界那些人般見不習慣的就是一刀一劍了結,或許真的是天都群峰上靈氣聚集,對普通人也是壽命有助,那白癡在山上無憂無慮,吸食天地靈氣以養身體,如此過了居然短短長長的九十餘年,才慢慢老死,整個天道門才鬆了口氣,送走了白癡帶來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