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冊子入手極是柔軟,仔細用手摩挲一下,卻是 細細的錦緞綢子做成,隻是能將錦緞綢子做得看起來像小小紙冊子卻當真不容易,隱隱感到表麵還有銀光閃動飄飛,想是一個小小的禁製陣法了,非風雲宗門人不能讀到裏麵內容,而現在林風已拜過了祖師,鮮血融入了清香中,那禁製自然對林風不起作用。
翻開第一頁,卻是一個俊朗飄逸,手提寶劍向東而立的年輕人,他腳踏虛空,腳下是三座相依相隔的峰頭,林風知道這便是祖師爺了,心裏揣揣著滿懷恭敬地翻到第二頁,隻見上麵用古篆書寫著四個字:風雲天道。
旁邊卻又是一隻造型古樸的飛劍和一些奇怪的花紋圖案,第三頁卻是入門的詳細介紹,林風詳細看去,卻是對風雲宗曆史的介紹和飲劍峰上地形的描述,很多都和杜讓閑給自己說的以及自己看到的差不多,還介紹有飲劍峰以東的落花穀和飲劍峰以北的釀酒堂和物語藤橋等。
不過這上麵卻是沒有死峰和那冷月峰的介紹,也是不知那冷月峰上到底是什麼人什麼所在,他拋開這些多餘的想法,繼續看第四頁,隻見上麵全是蠅頭小篆了:
“我風雲宗門人定要保持清心水境,隨心而為,且莫貪念橫行,且莫仗計欺人,且莫為害世間,且莫為凡間繁華所累,心隨之一意隨之,一旦陷入繁華事也莫急於擺脫,凡事皆有定數……”
這一段話甚合林風口味,想到自己也隻是流浪兒一個,這隨心而為卻是說到骨子裏去了,眉開眼笑地繼續讀下去:
“風雲創派伊始,苦難重重,幾經磨難,終不告滅,曆代弟子當記之,人生百年,莫不有一死,莫不有一散,莫不有一哭,莫不有一笑,莫不有一劫,放下心頭事,化我天道緣,追隨大道,自是飄逸紅塵之外,遊蕩天地之間……”
這好象一記重大的雷錘給林風當胸一擊,想那人生百年,莫不有一死,莫不有一散,莫不有一哭,莫不有一笑,莫不有一劫,放下心頭事,化我天道緣,追隨大道,自是飄逸紅塵之外,遊蕩天地之間,真是讓他有了很大的感受。
這麼奔波是為什麼?
那些嘲笑和恥辱,那些鮮血和屍體。
在山穀間流動,在茅草屋,竹林間躺著的童年朋友的屍體,母親最後的微笑啊,莫不就如此消散?
天上白雲遊動,風聲輕輕,林風在清白亭捧著白卷,心思流向了遙遠的地方,一眨眼,這一切的苦痛都在昨天了。
“風雲宗修道求仙原是逆天之事,天下修行原是擺脫生死大事,強行突破天理陰陽循環,擺脫五行拘束,自是凶險,所以有人生百年莫不有一死之說,我門當知真升天者少也,上達大道又有幾個,隻比凡人多活幾百年,卻是臭皮囊難以舍棄,我門人當要緊守大道,有緣便造福天下,無緣便自求身安,求那心安理得。”
“我輩修道之人不按常理往往有之,世人皆知順天道則長生百年,哪知逆天則混遊太虛,升列仙班?是以風雲講之為逆天,講之為逆人,將周天之力調為我用,是為大道。”
“風雲宗道法分為周天,嚴天,星天三部,周天為入門法決,我輩門人如若強自修煉後段功法,輕則經脈俱斷成為廢人,百年道法毀於一旦,重則魂魄被羅刹鬼神,巡世鬼使抓去,打入十八層惡鼻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林風渾身起個冷戰,想著那種慘象,不禁對修道有了幾分恐懼,但又不得不忍下心去看:
“周天部道法培根養基,靜心煉氣,尋常鬼神不能近身,可馭飛劍遨遊天下,四處去得!”
“嚴天部道法,呼風喚雨,滅僵屍,滅五行鬼怪,驅大霧降甘霖,常人可活三五百年,超鴻蒙混希夷,豈不大哉?”
“星天部道法,半仙之人,可活千年,一旦達到星天部後期,則是天人合發境,可免去九雷天劫,直接上升仙班,從此擺脫輪回……”
後麵隻是一些簡單的叮囑和勸勉了,想來杜讓閑也是要林風看了這入門小卷冊才準備把那初試的周天部基本道法傳他,林風也不顯急切,自在清白亭看那忘夢湖水倒影白雲悠悠,水鳥競鳴之態,想著來往百年大事,心下不禁神往起來,不知覺間已經踏上了物語藤橋,在橋上忘我散起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