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尊是西周初期出類拔萃的青銅器,是周成王時代的標準器;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口圓體方,四道大扉棱裝飾,頸部飾有蠶紋帶,口沿下飾蕉葉紋,以雷紋為地,高浮雕卷角饕餮紋,圈足亦飾饕餮紋。它既莊重大方、氣質雄渾,又精神外露、立體感極強;那天圓地方的造型和高浮雕的獸麵饕餮紋,更使這綠鏽斑斑的西周重器增添了神秘感。

陝西省寶雞市東北郊的賈村,原是西周部落群居的遺址,在這裏曾不斷發現西周時期的文物。賈村鎮西街一姓陳人家的屋後有個約3米高的斷崖;陳家常年在崖根取土,上麵未取土的地方便突出來約一立方米的大土塊。陳家老二恐怕這土塊掉下來砸傷人,就搭起梯子,想用撅頭把它挖掉。不料沒挖幾下土塊就掉了下來,土塊中竟埋藏著一件古銅器;除去鏽土後,露出了饕餮紋。陳家人不知是件國寶,順手就把它放在樓上裝糧食。

1965年8月,陳家因經濟拮據,就把這件青銅器連同另一些廢銅混裝在麻袋裏,賣給了寶雞市一家廢品收購站,總共賣了30元錢。

寶雞市博物館職工老佟愛去廢品收購站遊轉。1965年9月的一天,老佟轉至該門市部,有位老職工告訴他,最近收了件古銅器,問他要不要;並從裏屋牆角的廢品堆中扒出了這件銅器。老佟一看,雙眼放光,連聲說:一這不是周代文物嗎?我們要!當天就將其搬運回博物館。

1975年,這件青銅器被送到北京故宮參加展出。除鏽後發現器內底部有銘文12行,122字,學術價值彌足珍貴。銘文記載了西周成王五年遷殷頑民於成周時,四月丙戌日,在岐周京室裏,成王對“宗小子”們所作的誥訓。誥訓完畢後,成王賞給了何貝幣30串。何用這筆錢製作了銅尊,用來祭祀他的父親。因此,這件西周重器被考古界命名為“何尊”。

何尊銘文可與先秦典籍《商書》的《多方》等篇章互為補充,是研究周代初期曆史的重要史料。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在已發現的文獻中,“中國”這個詞彙就是在何尊的銘文中首次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