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弱文
山西作家李潤湘說要出散文集《心旅拾遺》,與畫家朱喜慶合出。作為作者,能出一本自己的書,能把自己的心血轉化為書籍,於己於人,的確是一件好事。我很讚同。
我細看了一遍她的稿子,大多是她出國旅遊的零星記憶。她遊得匆匆,思緒匆匆,也寫得匆匆。
正如她自己所說的:“其實,我原是不想急於出這本小集子的。
不論從文字和了解深度,還是從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總覺得厚重力不夠,不足以成冊。可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大慶,原計劃出齊十本書,有一人因故放棄,我便產生了與我市美術師朱喜慶先生合作出這本書的想法,以補出齊。
不想,與朱先生一商量,認為也是出了的好。不論什麼原因,人們出國的機會還是不多。能把你所到的地方,用通俗的語言描繪出來,即使輕描淡寫,總也能讓讀者知曉一二,也算不枉出國一趟。
出國,一個新鮮而夢幻的字眼。出國之旅,其心情的激動可想而知。赫爾辛基、巴黎、盧森堡、慕尼黑、佛羅倫薩、羅馬、梵帝岡、威尼斯……一個又一個城市,一個又一個國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腦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記述裏。讀她的遊記,發現她漫步異國他鄉的喜悅中,還夾雜著一絲絲的累。但畢竟,她走過來了,她記下了,她要把她的內心的喜悅分享給讀者。
“小橋下,流著潺潺的、淡綠色的清水,上麵停泊著些許小船,似乎有點像蘇州的小橋流水人家,但往細裏看,又曾不像。
那像什麼呢?
威尼斯是座水城,與世界上所有城市不同的是,它不是建在陸地上,而是建在水上,用數百萬計的木樁,托起這座‘舉世罕見的奇城’,‘舉世罕見的奇城’這句讚歎發自拿破侖。當年他率領軍隊翻越阿爾卑斯山開進威尼斯時,立即被這座城市的雄奇所征服,而歌德和拜倫隻為它的文化底蘊所征服,對它讚揚不已。”
這是她《漫遊威尼斯》中的一段文字,在她陌生的眼光裏,威尼斯妙曼而莊重。
《北歐白都》、《該不該停留慕尼黑》、《泰國散記》……這些遊記,沒有華麗的詞句,她隻求平淡是真,平鋪直述,但句句是她的心語,是她的真情流露,也許這些作品不能照亮讀者靈魂,但它一定能溫暖讀者的心靈。
異國的路,很多的路,也許今生不會再去重走。
那種記憶。
那種匆匆。
心路履痕,在她寫的這些文字裏,永恒。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