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曆前2928年,黑帝蚩尤率黎族九部獨戰青、白、赤、黃四帝聯軍於涿鹿。涿鹿一役,蚩尤隕,神農薨。白帝少昊隱於西天昆侖神界,青帝伏羲蟄伏東海蓬萊仙島。赤帝神農座下主神祝融率麾下巫蠻退回南嶺,黎族殘部亦徙向弱水之北,安於北澤。自此紛爭百年的中原大地皆以黃帝軒轅為尊。
黃帝軒轅主政中原期間,創新製,促生產,麾下能人輩出:隸首作數,定度量衡之製,風後衍握奇圖,使製陣法,伶倫取穀之竹以作簫管,定五音十二律,元妃嫘祖始養蠶以絲製衣,岐伯深研病理,始練藥丹,倉頡始創文字,具六書之法,中原之地百年戰爭之瘡終見恢複。
然則北澤之地乃天地初開濁氣彙積之地,黎族九部之眾居之盡皆異化,骨刺猙獰,闊口獠牙,難穩人形,戰力卻飆升十倍不止,這使得九黎之人複仇之火更加旺盛,盡思有招一日殺回中原。
九州曆前2900年,黎族九部三十萬部眾跨過三千弱水,兵發中原,中原百萬人族不敵黎族三十萬部眾,,死傷慘重。黃帝軒轅遂以帝境之力鑄大陣將中原封之,化座下神獸應龍入陣為靈,自此非中原人族源境者一入中原,頃刻間便為大陣所絞殺,方使中原人族有與北澤黎族一戰之力。黃帝軒轅頃全身法力注於陣中,彌留之際,將神兵軒轅劍化而為九,令麾下九人各執一劍前往九處陣樞以劍鎮之,世代守護。風後遂執青冥劍於西北地弱水之南創天雍城,繁弱執紫羽劍於北地碧落草原創幽羽營,倉頡執墨淵劍於東北地墨山腳下創翰墨軒,嫘祖執金蛇劍於東地燕子塢創青衣門,隸首執銀鯊劍於東南地臨安城創玄機樓,伶倫執綠珠劍於南地珠水下遊創伶音舫,岐伯執白芝劍於西南地百草穀中創岐黃穀,劍童執赤霄劍於西地梁山峰頂創劍閣,後土至黃龍劍於中地涿鹿之畔創後土宗,九派自此廣納門徒,授藝傳法,世代致力於抗擊北澤,護中原人族。
九州曆前1381年,中原人族領袖顓頊叛離中原,於弱水中煉化水之主源破境為帝,費黑帝字號,自稱玄帝,次年入主北澤,整黎族九部,去黎改冥,自此北澤再無黎族,冥族上下皆以玄帝為尊。
九州曆前28年,玄帝顓頊以帝術遮蔽陣法,數十萬冥族部眾湧入陣內中原之地,民間聖靈塗炭,危難之際,後土宗宗主姒禹率領夏後氏部眾抗之,逐漸擰諸侯之力於一體,曆時28載終將冥族逐出中原。
九州曆元年,中原人族諸侯與九大門派會於塗山之巔擬建朝封王,諸侯皆推姒禹為王,姒禹遂鑄九鼎贈予九大門派,世人貢之。姒禹又以九大門派為基分中原為豫、雍、青、冀、兗、徐、揚、荊、梁等九州,賜八州之地予八方諸侯,夏後氏獨居豫州,九州王朝由此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