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B(1 / 1)

白勺的詩

白勺,原名曾睿智,男,江西瑞金人。作品散見《大家》《詩刊》《星火》《詩歌月刊》等刊物。

詩觀:靈魂深處的某個地方,是用什麼方式都無法呈現的,除了用詩歌。

孩子

他們從小手上發現了陽光

那微弱的撫愛 和葉子

生活比鳥跡更淺

牛群在陌生的村莊

他們誤入歧途

抽打四濺的泥巴

而經過春天的人

看遙遠的風箏 像露水

照料光榮的花朵

秋天

風帶著樹葉在天上翻飛

它們超在鳥的前頭,陽光照著村舍

石階上,一位母親肩背越冬的柴火

這是漫長的秋日,河水枯了

牧笛聲漸漸遠去

不再有雲團,動物不再出動

兄弟們接受了那種空茫

像打掃過的心靈,回家時

他們隻帶上穀種

而戀人們的足跡,布滿樹叢

也堆積月光的碎片和情語

草尖支起兩滴晶瑩的淚珠

秋天的最後一片落葉

被秋天收藏,被時間原諒

分享大地無邊的夢境

田園

樸實的田園一直走向生存的深度

而我們無理回顧,關於收成

青草間,我們踩響了千年的春雷

請看,愛情的夜晚還有燈火

風中拋棄了許多失意的身骨,在明天

勞動者孤單、平安且積極向上

活在泥土,死於秋天

我們的祈禱聲向田園的一角傾斜

如此選擇好了努力的地方

熱愛雄壯,當歌聲洗淨了生者的塵埃

當一位鄉村妹妹走漏了消息

大雪中,我們取走了最溫暖的部分

想象起田園的風景,誰不永遠啼唱

與我們一道堅守,最終說

“一天,她帶走了時光,秘密和美麗。”

布衣的詩

布衣,原名溫雲高,男,漢族,生於1960年代,江西瑞金人。有詩作入選《2000中國年度最佳詩歌》《2009中國年度詩歌》《中國詩歌精選》,曾在《人民文學》《詩刊》等期刊發表詩歌作品。

詩觀:詩歌是自在之物。

丘陵

我故鄉的丘陵是大地的一部分

秋風之下,它們成群地傾斜著

如果在月光下撞見它們

我常常以為那是在靜默中

奔跑的人群

鳥跡

在山地的斜坡上,我依然能找到

烏鴉或鶇鳥棲息過的痕跡……

三十年!飛翔的心被肉體裹住

飛翔啊!沿著大地無邊的夢想……

露水

我又看到了深秋荷葉與草尖上的露水

故鄉啊,像童年一樣

我輕輕地坐下來對你說:“別哭泣!”

在路上

秋天的回鄉之路上

我並未傾心於高遠的事物

我隻看見一隻小山雀

它的鳴叫與翻飛伴隨著我

走過壟上的荒涼

城市公墓

從前,他們穿行在高樓大廈之間

擠擠挨挨,互不相識

現在,他們一起躲在草叢下

諦聽蟲鳴,輕聲交談

灶火

因為燒的是稻草,灶火忽明忽暗

母親說:“把火燒得旺些,現在要炒辣子!”

稻草灰塞滿灶膛。我撥弄了幾下,一股濃煙

從灶口流出來。“哐當!”火叉子又敲到了鍋底

“死細鬼,做乜子!敲爛了鍋頭,我就埋掉你!”

母親在灶頭怒吼。她勞作了一整天,掙了6.5個工分

還要喂豬、洗衣、照顧我的奶奶和我的五個弟弟

還要到河邊的自留地裏澆菜、除草,把農家肥趕成堆……

總之,我不能再讓她煩心。況且灶頭上貼著“灶神旺相”四個字

我不能辜負了這個美好的願望。我隻能更加小心地

用火叉子翻動著稻草灰,但灶火依然忽明忽暗

映照著我饑餓的童年和虛幻的麵容

映照著炊煙之下,我和母親

為幸福的未來所付出的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