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卓別林——要為自由而戰鬥(1 / 2)

為影片《大獨裁者》所寫的演說辭

卓別林(1889—1977),美國喜劇電影藝術大師。出身於英國倫敦一個藝人家庭,家境貧寒,幼年喪父,曾經在遊藝場和巡回劇團打雜,7歲便登台演戲。1906年加入英國加爾諾劇團,嶄露頭角。1913年,隨卡爾諾啞劇團去美國演出,被美國導演m?塞納特看中,從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1914年2月7日,頭戴圓頂禮帽、手持竹手杖、足蹬大皮靴、走路像鴨子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首次出現在影片《威尼斯兒童賽車記》中。這一形象成為卓別林喜劇片的標誌,風靡歐美20餘年。可以說,卓別林奠定了現代喜劇電影的基礎。1918年在好萊塢自建電影製片廠拍攝了許多揭露和諷刺資本主義製度醜惡現象,同情被壓迫受欺淩的窮苦人的影片。戰後受麥卡錫主義迫害,於1952年移居瑞士。1972年返回美國,被授予奧斯卡特別學術獎。1975年被英國女王封為爵士。精通啞劇、喜劇、舞劇、音樂,一生主演過80多部影片,大都自編、自導、自演,其中《淘金記》《都市之光》《大獨裁者》等均享譽世界。電影《大獨裁者》是卓別林的第一部有聲電影。

遺憾得很,我並不想當皇帝,那不是我幹的行當。我既不想統治任何人,也不想征服任何人。如果可能的話,我倒挺想幫助所有的人,不論是猶太人還是非猶太人,是黑種人還是白種人。我們都要互相幫助。做人就是應當如此。我們要把生活建築在別人的幸福上,而不是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我們不要彼此仇恨,互相鄙視。這個世界上有足夠的地方讓所有的人生活。大地是富饒的,是可以使每一個人都豐衣足食的。

生活的道路可以是自由的、美麗的,隻可惜我們迷失了方向。貪婪毒化了人的靈魂,在全世界築起仇恨的壁壘,強迫我們踏著正步走向苦難,進行屠殺。我們發展了速度,但是我們隔離了自己。機器是應當創造財富的,但它們反而給我們帶來了窮困。我們有了知識,反而看破了一切;我們學得聰明乖巧了,反而變得冷酷無情了。我們頭腦用得太多了,感情用得太少了。我們更需要的不是機器,而是人性。我們更需要的不是聰明乖巧,而是仁慈溫情。缺少了這些東西,人生就會變得凶暴,一切也都完了。

飛機和無線電縮短了我們之間的距離。這些東西的性質,本身就是為了發揮人類的優良品質:要求全世界的人彼此友愛,要求我們大家互相團結。現在世界上就有千百萬人聽到我的聲音一千百萬失望的男人、女人、小孩一他們都是一個製度下的受害者,這個製度使人們受盡折磨,把無辜者投入監獄。我要向那些聽得見我講話的人說:“不要絕望呀。”我們現在受到苦難,這隻是因為那些害怕人類進步的人在即將消逝之前發泄他們的怨毒,滿足他們的貪婪。這些人的仇恨會消逝的,獨裁者會死亡的,他們從人民那裏奪去的權力會重新回到人民手中的。隻要我們不怕死,自由是永遠不會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