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廣西施教(2)(1 / 3)

郭人漳被參革後,轉而投靠到廣西巡撫張人駿屬下,幫同編練新軍事宜,並被派駐到上海、南京聯絡。1904年10月,郭人漳來到上海。此時,因華興會在長沙舉事失敗,黃興和眾黨人也陸續避到上海,在英租界新閘馬路餘慶裏租下房子,作為革命聯絡機關。黃興、陳天華、張繼等與郭人漳就有了往來。後來,萬福華刺王之春案子引發。黃興、郭人漳等正在餘慶裏,捕快搜捕時都被牽連抓去,幸虧郭人漳有廣西巡撫部院劄派的憑證,滬、寧政界熟人也多,因此由他通知他的朋友泰興知縣龍璋出來,向會審公堂保釋。黃興這時化了名,混充是人漳的文案師爺,也得以和郭同時釋放。

因為有這一段交往,黃興對郭人漳就比較信任了。而此次黃興來找他,卻為的是另一使命。

“你知道我這次為何來找你嗎?”

“知道,還不是為策動欽州起義嗎?”

“是的。”黃興道,“這次時機很好,你知道,3月以來,廉州三那人民抗稅鬥誌很高,領頭者劉思裕雖死,孫先生已又指派王和順為南軍都督,現已在王光山起義,不日將來攻欽州。屆時還希望你和趙聲響應起義,率部反叛,共同參加革命軍。”

“好的,到時我會看情況響應。”郭人漳滿口答允。

兩人正說著,一位隨從走進來稟報道:“大人,門外有兩人來找黃先生。”

“是什麼人?”

“肯定是一歐和盧性正來了。”黃興道。

“你兒子來了,快讓他們進來吧!”

隨從即帶兩人進來,果然是這二人。黃興遂高興地道:“性正,你倆來得正好,大家認識一下吧,這位是郭統領,咱們湖南的老鄉。他就是盧性正,也是留日學生。這位是我兒子黃一歐。”

郭人漳遂和盧性正握了握手道:“久聞你名,隻未見麵。”

“我亦久仰你大名,沒想到你當了清軍統領。”

“混碗飯吃罷。”

彼此客套了幾句,郭人漳就請兩人入席坐下,一道吃起飯來。

“你們路途還順利吧?”

“還好,從湖南來,隻花了5天。”

“性正,久未聯係,我還以為你在萍瀏醴起義中犧牲了。”黃興道。

“我命大,閻王暫不肯收我哩。隻是我腿部受傷,修養了半年才好。”

“我聽說,萍瀏醴起義損失慘重,會黨首領大都被捕犧牲了,你是怎麼走脫的啊?”郭人漳問。

“我突圍後負傷,被一農家救了,才僥幸未死。”

“湖南幾次起義都失敗了,說明這很不容易,朝廷的防範實在太嚴密。我們舉事不能不慎重啊!”郭人漳有些憂慮地說到。

“但我覺得,革命遲早會獲勝利的,我們要有信心。”盧性正道。

“對,我們革命黨人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打退堂鼓。”黃興對郭人漳又道,“特別是眼下,欽州起義迫在眉睫,你這統領的行動舉足輕重,我們同盟會可對你寄予著極大期望啊!”

“沒問題,有你坐鎮,我焉能不言聽計從?”郭人漳接著道,“你們這幾日就住在我軍營裏,可不要隨便外出走動,以免走露風聲。待王和順的義軍來了,我們再計議吧!”

如此商談好後,盧性正即和黃興父子一塊住進了郭人漳的軍營。

當晚,黃興又密囑盧性正,讓他多注意郭人漳軍營動向。

過了兩日,郭人漳派人打探,得知王和順的義軍於9月初攻下防城後,將知縣宋漸元和一家老少都殺了。這位知縣也是湖南人,他原本願意歸附革命軍,不料義軍的副都督梁少廷與宋漸元有過節,所以堅持把宋一家都殺了,王和順未能阻止,隻得率隊繼續前進,並在離欽州城四十裏的湧口紮了營。

郭人漳聞此消息,對義軍的作為很是擔心。第二天上午,為弄清義軍底細,他邀請了黃興和盧性正,帶同衛隊六十人,親往湧口作了拜訪。那王和順卻是個讀書不多的粗人,他籍貫廣西邕寧,早年在“黑旗軍”劉永福部下當過哨官,參加過“洪門會黨”,曾和陸亞發起事反清,失敗後逃往香港,再到西貢加入同盟會。三那人民抗稅起義時,他繼劉思裕被委為民軍南軍都督,此時,他如果會審時度勢把握時機,郭人漳或許會迎他進欽州,無奈他性多疑難斷、不堪大事,當兩人見麵之後,郭問他人槍有多少,他照實說有四五百人槍。郭覺得隻這點人槍,就叫他晚上開進城,王和順就說和弟兄們商議一下,結果,將郭涼在一邊,和自己的一幫人商量了許久,也定奪不下來。其部屬劉輝庭懷疑郭人漳的話不可信,主張把郭、黃等扣下,讓自己部隊的人換上郭的衛隊的服裝,然後進欽州東門,待占領了欽州城,再由大隊人馬送郭、黃進城。王和順雖疑郭,對黃興卻覺得不好這般對待,所以遲遲舉棋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