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光複益陽(1)(1 / 3)

1、武昌告捷

就在盧性正轉回湖南的途中,武漢的革命起義已進入爆發前夜。此前的9月14日,武漢的共進會與文學社召開了第四次聯合會。此會決定了10月6日(中秋節)為起義日期,並推蔣翊武為革命軍臨時總司令。9月28日,因湖南準備未足,焦達峰去函請求延期10天。起義指揮部乃決定10月16日湘鄂兩省同時發難。在香港的黃興,亦函複同盟會中部總會,讚同武漢起義計劃。不料,10月9日這天,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裏14號機關部配製炸藥,不慎爆炸受傷,俄巡捕搜走黨人名冊,同日,蔣翊武等決定當夜12時起義,但當夜設在武昌小朝街的起義指揮部亦遭破壞,劉複基、彭楚藩等被害,蔣翊武負傷隱匿。革命軍群龍無首,而湖廣總督瑞澂在不斷按名冊捕人,形勢十分危急。在這緊要關頭,新軍中的革命黨人自動聯絡,當晚7點過後,工程八營後隊正目熊秉坤率部首先發難,打響了第一槍,武昌起義隨即爆發。當晚,革命軍占領鳳凰山楚望台,次日淩晨攻占總督署。接著,革命軍脅迫協統黎元洪出麵,組成中華民國軍政府,武昌首義至此告捷。

綜觀武昌發難能獲勝的全過程,可以說,有幾個重要人物功不可沒。一是孫武與焦達峰,這兩人和張伯祥、居正、劉公等人一起,於1907年在東京就發起組織了共進會,並在武漢發展了分會。正是這個武漢分會和文學社聯手,在新軍中發展了大量會員,從而為起義奠定了基礎。而當初共進會在東京成立之時,黃興還責問焦達峰,為何在同盟會外還另立山頭?焦達峰回說,同盟會舉止舒緩,何時才能成事?共進會用以赴急,非是故意立異。黃興又道,如此則革命將有二統,誰將為正?焦達峰道,異日公功盛,我則附公;我功盛,公亦當附我。此外,焦達峰還和盧性正一起與孫武等簽訂盟約,表示兩省誰先舉義都相互響應。這些舉措都保證了武昌的發難最後能獲勝。

其二是以蔣翊武、劉堯澂等人為首的文學社骨幹,也是武昌起義的策劃和領導者。這幾人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完成了起義的詳細計劃,同時成立了起義指揮部,定下了起義的具體日期。蔣翊武還擔任了起義總指揮,並於10月9日發布了武昌起義作戰命令,以南湖炮八標鳴炮為號,各營同時暴動。隻是當夜因清兵搜捕指揮機關,起義未能按時舉行。

其三是熊秉坤,他雖隻是個相當班長的正目,但能在起義指揮部被破壞的危急時刻,於10日晨早操後,毅然召集各隊代表,謊稱“今日奉總機關令,責工程營首先發難”,爾後在當晚7時打響第一槍,並占領了軍械庫,其他各營紛紛響應,起義才全麵爆發。

其四是吳兆麟。他是相當於連長的左隊隊官,起義後被士兵們推為臨時總指揮。革命軍正是在他的指揮下,經過三次進攻,激烈拚殺,才占領了督署,使得武昌首義獲勝。

其五是黎元洪,他的身份是協統,相當於一個旅長。此人原本搖擺不定,被革命軍脅迫當了革命軍政府的都督,就任後發布了許多條令,采取了許多應對措施,還給各省發了許多督促響應起義的電報,從而為穩固起義後的政權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武昌起義爆發後,湖南的盧性正、焦達峰等人於13日才得到消息。幾位在長沙的同盟會骨幹當晚即開緊急會相商。

焦達峰道:“武昌起義提前了,我們得抓緊響應。”

“新軍中的聯絡還不充足,這些天餘巡撫防範甚嚴,軍人都不許亂動,立刻起義有困難啊!”陳作新道。

“再嚴也得想辦法,不能久拖了。”盧性正道,“我們是簽了盟約的啊!”

“你看要發動新軍行動最遲要等多久?”焦達峰問陳作新。

“至少10天”。

“那就定23日吧!”

大家都表讚成,於是,23日在長沙舉事的決議就定了下來。

會後,盧性正與焦達峰又商議道:“長沙舉事還有10天,我想乘隙去一趟益陽,督促縣令,爭取讓益陽光複。”

“你有把握嗎?縣令會聽你的?”

“試一試吧!如果能使益陽先光複,那對省城長沙光複就是個促進。”

“好,你去益陽,我就去瀏陽發動會黨,作新,你運動好新軍。咱們都抓緊行動!不能爽約。”

“對,我們要抓緊時間!爭取早日促長沙發難。”

幾個人商議完畢,才各自回房休息。

2、借兵圍縣衙

第二天一早,盧性正和焦達峰就分頭行動了。焦達峰去了瀏陽聯絡會黨,盧性正獨自騎了一匹快馬,直向益陽縣方向飛奔而去。一路之上,他還在想,自己單槍匹馬闖益陽衙門,要將知縣說服反正,非得見機行事,采用非常手段不可。那些縣官們大都唯上是從,信息也比較閉塞,自己隻有打省革命軍都督府的招牌,誆稱省府舉義了,這樣才能居高臨下,使其信服。同時,駐長沙的新軍五十二標此前一日已開拔進駐益陽。其管帶梅馨也加入過同盟會,並曾留學日本,與盧性正、黃興都早相識。盧性正想先聯係梅馨,請他派軍給予支持,督促益陽縣令反正。如此想好計策,他便胸有成竹地直管策馬向前飛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