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十三)知音與我同相續(3 / 3)

弘軒撫了撫麵前古琴,望了眼子喬,對靜嫻說:“軒常與子喬相交,不過耳濡目染罷了。”

靜嫻含笑,轉念一想。師父究竟是何方高人呢,弘軒的琴技已是如此精湛,師父的琴技想必登峰造極了。

子喬淺笑不語,三人相談甚歡,弘軒走的時候,夜幕已經垂下。

靜嫻來到寺中已三個月,每日除了誦經念佛,偶爾與子喬吟詩作對,日子過的也算愜意,她身上披著柔兒送的錦衣,看著窗外漫天飛雪,想起同樣是一個下雪的日子,她們三人秉燭夜談,義結金蘭。又是一個下雪的日子,他告知她姑母過不了三秋。如今她站在這裏,想著往事,多年之後,想必也想著此情此景。

寶月輕聲推門而入,雖是壓住了腳步,靜嫻仍可聽見她步伐有些紊亂。寶月唇邊帶著笑容,道:“主子,宮內來人了。”

靜嫻疑惑,快速冥想,絕不能為府中之人。她跟著寶月向外走去,遠遠的卻見那人站在廊下朝這邊望來,靜嫻一見是她,忙加快了腳步,激動喊著:“織錦姑姑。”

織錦忙要俯身行禮,卻被靜嫻扶起,“寺中不必講究繁文縟節。姑姑怎會來寺中?”

寶月接過織錦的行囊,三人邊說邊向房中走去。

織錦喝了杯暖茶,淡淡道:“皇後娘娘殯天後,奴婢便想著侍奉福晉,可奴婢知道,皇後娘娘在天之靈,定是念著皇上的龍體,奴婢在皇上身邊侍奉了幾個月,如今,皇上龍體安康,織錦便不負皇後娘娘所托了。”

她頓了頓,輕抿一口熱茶,複道:“奴婢知道,娘娘最放心不下的便是福晉與七爺,七爺在府中,衣食住行尚且周全,可福晉……前些日子,奴婢便向皇上請旨到寺中侍奉福晉,也好陪皇後娘娘最後一程。皇上便允了。”

靜嫻深知織錦是忠心不二的,有她陪在自己身邊,日後在宮中定能顧慮周全。她看見織錦身後背著的物件,忙問道:“這是?”

織錦將黑布去掉,一架古箏赫然呈現在麵前,靜嫻驚歎,道:“這不是那日在殿中所彈奏的古箏嗎?”

織錦點了點,道:“這箏本就是娘娘的,如今娘娘走了,七爺便讓奴婢拿來給福晉,說是福晉可以留些念想。”

靜嫻心想,他倒是一個細心的人。她讓寶月在火盆裏加了幾塊炭,又對織錦說:“府中可還好?”

織錦神色一暗,靜嫻見到心中一沉,急著問道:“可是雪姐姐與柔兒不好?”她見織錦搖了搖頭,心中才稍稍安心。複道:“是四爺?”

織錦緩緩開口:“早些天,庶福晉的小格格惹了風寒,爺本想著太醫開些藥總該好起來,便沒有找宮內的太醫,可沒想到,入夜時小格格就這樣早殤了。”

靜嫻聽罷,對富察氏有些同情,但想起在府中的那些日子,她矛盾的又將那點同情心衝刷掉了。她看著織錦,道:“然後怎樣了?”

織錦複道:“因著將近年關,又是一個早殤的小格格,爺便讓人葬了,又請些人做了法事。可爺心中不免愧疚,竟是身染風寒,臥床不起。奴婢出宮的時候碰巧遇到了宮內的李太醫回太醫院,他說四爺除了身染風寒,心中已經久鬱成結,不過福晉放心,太醫說隻要靜養些日子便會好轉。”

靜嫻聽罷,心中不免擔憂,雖然他如此待她,可她心裏還偏偏念著他,她走近丹鳳銅爐,點燃了三根檀香,心中默默祈求,願君安康,長命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