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預警機預警機是裝有遠程預警雷達、能用於監視和警報敵方飛機或導彈活動的飛機。新型預警機除監視、警報功能外,還把地麵指揮所的職能也搬上飛機,形成“空中預警和指揮係統”,也被稱作“藍天指揮官”。預警機多由大型運輸機改裝而成。

預警機的原理是將地麵雷達搬到空中,一來克服了地麵雷達對敵機利用雷達盲區低空入侵束手無策的局麵,二來也避免地麵雷達在交戰開始成為對方攻擊的首要目標。

預警機最明顯的特點是機身上有一個直徑很大的雷達天線罩,內裝預警雷達天線。除預警雷達外,預警機上還裝有大量其他設備,如通信導航裝置、敵我識別設備、數據處理和顯示裝置、機載計算機,機上還載有幾十名工作人員。執行任務時,預警機按規定航線長時間巡邏飛行,機載雷達同時工作,雷達操作員通過顯示屏監視警戒空域內的敵情,發現情況後,立即向指揮員報告,並將各種數據(如飛機的架數、類別、航向、方位、距離、高度等)轉發到地麵站和防空指揮部。機上計算機不斷對數據進行處理,以便對己方飛機進行指揮和引導。

當一架預警機值勤飛行即將結束時,另一架預警機準時到達指定地點“接班”,保證24小時總有預警機在預定空域內巡邏。

預警機,按所裝雷達的抗雜波性能,分為海上、陸上和海陸兼用三種類型;按駐紮基地,可分為艦載和陸基兩種。對於低空、超低空和海上目標的探測距離,預警機遠大於艦載雷達或地麵雷達,一般能提高數十倍。預警時間可增加約半小時。對於高空目標,預警機的探測距離也可進一步增加,但由於機載設備的體積、重量和功率受到限製,實際上不一定能比地麵大型雷達站的探測距離更遠。

1991年海灣戰爭是一次以空襲為主要作戰方式的戰爭,多國部隊共出動飛機11萬多架次,平均每天2600多架次,最多的一天達3500架次。對如此大密度的飛行活動,多國部隊靠34架預警機,組織得十分嚴密,指揮得心應手,基本上沒有發生差錯。在為數不多的空戰中,多國部隊擊落伊拉克44架飛機,而自己沒有一架被對方擊落,這其中預警機功不可沒。例如1991年1月18日深夜,多國部隊4架F-15C護航一批攻擊機隊,通過巴格達東南方一個機場上空時,預警機向F-15C機長通報,有一架可疑的飛機正尾隨他的機隊。接著又通報可疑飛機是伊拉克的“幻影”F-1戰鬥機,已爬升到20400米,機頭向西。F-15C根據情報找到目標,在距“幻影”機19千米距離上用火控雷達鎖住目標,接著發射“麻雀”中距空對空導彈,擊中目標。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預警機是美國的E-3係列預警機。E-3預警機E-3預警機是美國波音公司根據美國空軍“空中警戒和控製係統”計劃研製的全天候遠程空中預警和抽空飛機。1963年美國空軍提出要求,1966年~1970年對比篩選出預警機方案,最後以波音707客機為基礎,1977年3月,第一架生產型E-3交付使用。

E-3的主要型別有E-3A、B、C,D四種。E-3A為美軍的首批生產型。機艙內作了很大的改動,改裝後的機艙內可載乘員17名。其中機組4人,係統操縱人員12名,值勤官1名。係統操作人員分別負責操作通信設備、計算機、雷達和9個多用途控製台。機載設備可分成搜索雷達、敵我識別器、數據處理、通信、導航與導引、數據顯示與控製等六個部分。雷達係統有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AN/APY-1型S波段脈衝多普勒雷達,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戰條件把360度方位圓劃分成32個扇形區,分別在每個扇形區內選用恰當的工作方式組合。敵我識別係統在一次掃描中能詢問200個以上裝有應答器的空中、海上和陸上目標。

E-3還有一些其他的重要子係統,包括導航、通信和計算機數據處理係統等。E-3的導航與導引係統可達到綜合導航精度不大於3.7千米。數據顯示和控製係統主要由數據顯示器、多用途控製台、電傳打字機和輔助顯示器組成。顯示有正常與放大32倍兩種倍率,後一種可用於監控和指揮多架戰鬥機的空中格鬥。數據處理係統,能記錄、存儲和處理來自雷達、敵我識別器、通信、導航和引導係統以及其他機載數據搜集和顯示係統的數據。據稱能處理400個不同目標;為適應歐洲的需要,還要把容量加大到600個。機上的操作員通過控製台上的顯示器,以文字或者圖形的多種格式查看各種信息,並做出各種監視、識別、武器控製、戰場管理和通信的操作指令。

(七)武裝直升機直升機是靠發動機驅動旋翼旋轉產生升力,並通過特殊的傳動機構和操縱係統改變升力的大小和方向從而實現各種飛行的飛行器。直升機能垂直起降、定點懸停、定點回轉、前飛、後飛和側飛,具有廣泛的軍事和民間應用價值。

軍用直升機也稱武裝直升機,盡管曆史不長,但對現代戰爭的影響很大,被稱為“空中鐵騎”。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陸軍成立的最早配備武裝直升機的空中機動師,就起名為空中機動騎兵師。武裝直升機專門用於對地攻擊,它有高機動性、全天候作戰的能力和強大的突擊力,能攻擊坦克、支援登陸作戰、掩護機降、施行火力支援、進行直升機空戰等。

第一架直升機誕生於20世紀30年代,而武裝直升機的問世則比它晚了30多年。世界上第一種武裝直升機是美國的AH-1“眼鏡蛇”。“眼鏡蛇”是參加實戰最多的一種武裝直升機。從1967年起,它參加了越南戰爭,在越南的叢林中和不利於機械化部隊行進的小路間為美軍效力,戰功顯著。1982年,它又在以色列與黎巴嫩的戰爭中充當殺手,擊毀了敘利亞的許多坦克、裝甲車。1991年的海灣戰爭,它又披掛上陣,真是一條“好戰”的“眼鏡蛇”。

繼“眼鏡蛇”之後,美國又生產了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阿帕奇”是北美印第安人中一位勇士的名字。這位空中勇士名符其實,它的飛行速度每小時達310千米,實用升限6400米,最大航程482千米,最大續航時間3.15小時,不僅機動性好,而且火力在當今武裝直升機中最強的。它的機身上可掛載16枚“獄火”式激光製導反坦克導彈,機身下還裝有4個火箭發射器,可掛76枚航空火箭。它的駕駛艙裏有紅外夜視係統,飛行員在夜間也能發現目標。1991年1月17日淩晨,海灣戰爭一爆發,伊拉克的兩個重要的雷達陣地就被“阿帕奇”發射的導彈擊中,在烈火中化為一片廢墟。

海灣戰爭後,美軍給“阿帕奇”配備了“長弓”毫米波雷達,可以掃描360度的空中目標和270度範圍的地麵目標,人稱AH-64為“長弓阿帕奇”。

此外,世界上比較著名的武裝直升機還有:美國的OH-58D武裝偵察直升機,意大利陸軍的A-129“貓鼬”武裝直升機,德國、法國聯合研製的“虎”式反坦克武裝直升機,前蘇聯的米-28“浩劫”武裝直升機,法國的SA365A“黑豹”武裝直升機。“科曼奇”武裝直升機世界上最新式的武裝直升機,是美國的隱身武裝直升機RAH-66“科曼奇”,“科曼奇”又是一個印第安人的名字。它采用多種隱身技術,可以有效地隱蔽自己,出奇不意攻擊對方。還有俄羅斯的K-50“噱頭”,它既有最先進的飛行員救生係統,又有全天候低空截擊本領,被譽為“武裝直升機之王”。

1991年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全部3900架航空器中,直升機約2000架,占一半以上。其中AH-64,AH-1等武裝直升機用於攻擊前線部隊、海麵艦船、反坦克和機降護航等,CH-47、UH-60、“韋斯特蘭”、“美洲豹”等支援直升機用於戰場兵員和物資裝備運輸、救援和機降等。1991年2月24日,多國部隊開始地麵進攻後,美國利用180多架運輸直升機在120多架武裝直升機的保護下把2000名空降兵運往伊拉克境內無防衛地區實施空降,對切斷薩達姆共和國衛隊的退路起了很大的作用。

目前,世界各國軍隊裝備的各種用途的直升機總數已達30000餘架。不僅裝備有攻擊型、觀測/偵察型、運輸型直升機,而且裝備有預警、電子戰、加油、掃雷、反潛、反艦等特種直升機。

1.艦載直升機為了適應艦上和海上的使用環境,艦載直升機具有陸基直升機所沒有的一些特點。首先是為了盡量節省空間,使載艦能多載飛機、直升機、艦載直升機的旋翼和尾梁通常都可以折疊;其次是有可靠的助降措施。海上風浪大,風浪中,艦船會搖晃顛簸,而直升機的起降場地又不會太大,要順利著艦談何容易。為此,直升機和載艦都設有助降裝置,來幫助直升機安全降落。常用的助降裝置有拉降裝置和魚叉助降裝置。例如,英國的EH101海軍型“灰背隼”,能在6級海風、風速95千米/小時條件下,不管艦船方向和風向,可在3500噸級護衛艦上起降。再就是多種艦上穩定方法,海上常常風急浪大,載艦時搖擺不定,為提高直升機在艦上停放、牽引和著艦的穩定性,避免著艦時側滑和傾翻,所以常用以下多種措施:一是采用前三點式起落架,且主距較大,二是讓旋翼在氣流作用下產生負升力,三是機體上配設便於在甲板和機庫內固定的係留點。另外,艦載直升機還能在海上漂浮,提高自救能力。艦載直升機艦載直升機神通廣,本領大。它能垂直起飛和降落,尤其是很輕易地在空中懸停,絕大多數飛機隻能甘拜下風;它能隨艦行動,鵬程萬裏,陸機直升機和普通飛機隻能望洋興歎,它能高速飛行,海上艦船則望塵莫及。它的最大本領是反潛反艦,因為它速度快,比艦船和潛艇要快四五倍,所以能對目標實施突然襲擊,並在攻擊完成任務後迅速退出戰鬥,它攻擊火力強,能攜帶多種具有巨大殺傷力的反潛反艦武器,能對目標實施致命的打擊。不僅如此,艦載直升機還可以吊放聲納到水中探測潛艇,對潛艇進行攻擊。例如在英阿馬島戰爭中,英國參戰的7種型號直升機約200架,其中主要力量之一是艦載反潛反艦直升機,如“海王”、“大山貓”等,在反潛作戰中,擊毀阿根廷的“聖菲”號潛艇,還摧毀了阿方一艘巡邏艦。艦載直升機還有清雷掃雷的本領,與艦艇掃雷相比,用直升機掃雷的最大優點是:直升機飛行速度快,掃雷作業效率高;居高臨下,觀察海麵一目了然,很容易發現漂雷,不管是搜索、探測還是引爆、擊毀水雷,直升機都可以置身在空中,不需要接觸水麵,所以掃雷十分安全。例如,美國研製MH-53E“海王”超重型單旋翼直升機,它曾在5級海況下施曳磁性掃雷筏連續掃雷42小時,該機能掃除機械水雷、音響水雷和磁性水雷。在海灣戰爭中“沙漠風暴”行動中,曾在海灣地區執行掃雷任務,是美國海軍的重要掃雷裝備之一。艦載直升機還有一個特殊的本領就是垂直登陸。垂直登陸是指登陸部隊乘直升機從空中直接飛往登陸區實施機降。直升機實施垂直登陸不僅速度快,而且十分機動靈活,突破敵方障礙能力極強,對敵灘頭陣地和岸上防線具有很大威脅。例如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中,艦載直升機就曾在英軍登陸戰鬥中立下汗馬功勞。在英軍攻占南喬治島時,首先登陸成功的是乘坐“海王”直升機的300多名海軍陸戰隊員;在攻打佩布爾島時,英軍特別空勤團突擊隊50人分乘3架“海王”直升機垂直登陸,並在艦炮的支援下襲擊了島上的簡易機場,摧毀阿方11架飛機、雷達站和彈藥庫等。這些登陸作戰都為英軍的順利推進和最後取得勝利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