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節五,出發(2 / 2)

……

“我想起了長崎的櫻花,我會不會就像那緋紅的花瓣一樣凋謝呢。”

……

“1944年9月22日,看不見地麵上的情況,一個很大的地下設施防線。”

“我被編入了守衛機場地下防線的一員。這個地下工事很大,所有地下道緊密相連,地表的那些坑道和這裏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我們的防守足夠能讓美國佬頭疼了。”

“地麵的槍聲在漸漸減弱,中川大佐的安全也很讓人擔心啊。周圍已經沒有人在輕鬆地聊天了,大家也都預感到了自己的最終命運吧。”

“背後是我們拚死要守護的帝國的秘密,但是,那道黑色鐵門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呢。”

接下來,一片枯竭的黑色蓋住了幾行字,葉光謙心頭一怔——那是大片早已幹涸的血跡。

……

“……22日……本部115所……機場指揮部正對的塔樓……地下道……山田忠塚……混蛋……”

這是葉光謙從餘下的沾滿血汙的稿件中所能找到的為數不多的信息。

“22日……115……115……機場塔樓;地下道……還有山田……”葉光謙把這些看似不相幹的詞彙記在一張紙上,反複默讀。他現在正進行著曆史學家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推測。

光靠文物本身是無法看出什麼的,而曆史學家們要做的就是發掘出這些文物的信息,然後加以大量分析,作出推測,再根據其他相關史料利用排除法否定不符合的推測,最終得出結論。這還沒完,所有結論都必須要經過更嚴格的考證才能最終確認。現在我們所知的許多曆史信息,其實都是曆代史學家們推測考證出的結論。

葉光謙在腦海中搜索著:9月22日美軍加強了攻勢,進一步組織部隊強攻貝裏硫機場,日軍駐守的所謂精銳死傷殆盡……

“滴滴——”

“啊?又是郵件?”提示音中途打斷了葉光謙的思考,來信人是宋朝陽。

“難道還有稿件?”

葉光謙在點開郵件之前是這麼想的。但是當他的目光掃過那一行黑色的小字時,葉光謙的心仿佛“咯噔”一下停止了跳動:

“你猜對了,楊教授一行出事兒了,科考隊活動緊急終止,急需要你的幫助,速來,我在科洛機場等你。”

葉光謙徹底呆滯了,良久,他也隻能為科考隊的魯莽衝動而後悔,從心中為楊教授祈禱。

楊教授,是葉光謙的曆史係啟蒙教授。幾年前,如果不是楊教授向學校的領導極力推薦默默無聞但卻始終努力攻讀近代史的葉光謙,他也不會擁有去日本深造的機會,甚至不會擁有現在的一切。

恩師之情,不亞天地。

“我就隻能這樣幹坐著麼……”

葉光謙開始憎恨自己的嬴弱,痛斥自己的無能。直到冷靜下來後,他才告訴自己不要慌張。

手機的屏幕依舊亮著,微弱的光刺眼地照著葉光謙。

“……我在科洛機場等你……”

凶多吉少的一次行程……

但是,隻有親自去看看,才能知道發生了什麼……

才能有幫助楊教授的方法……

一瞬間,葉光謙的眼神似乎變得堅定起來,他的內心早已作出了鐵一般的抉擇。

他撥通了電話:

“喂……”

“是航空預訂服務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