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正以處心,廉以律己,忠以事君,恭以事長,信以接物,寬以待下,敬以治事。此居官七要也。
【譯文】
用公正來製約思想,用廉潔來約束自己,用忠心來侍奉君王,用恭敬來侍奉尊長,用誠信來應接事物,用寬厚來對待下屬,用敬愛來處理政務。這是做官的七條重要準則。
【智解】
為官七則,是對為官智慧的一個總結。
用公正來製約思想,用廉潔來約束自己,用忠心來對待國家,用恭敬來侍奉尊長,用誠信來應接身外事物,用寬厚來對待下屬,用敬愛來處理政務。
如此便可成為傳統所謂的“聖之任者”,一個堪比聖賢的好官。
孟子便讚歎伊尹是“聖之任者”。他說,這位出身貧賤的人,為什麼能有如此的才華和能力?他有什麼樣的魅力使商湯三次派人以厚幣去農田裏聘用他?他憑著什麼輔佐商湯推翻了獨夫夏桀,拯救百姓於水火?他如何能流放了君主太甲使之翻然悔悟而歸於義?
應該是源於他曾說出口的那句“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的話吧。
伊尹曾說:“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此道覺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就是說,無論是什麼樣的君主我都侍奉,無論什麼樣的百姓我都照顧。國家有道我做官,國家無道我也做官。為何呢?上天養育天下萬民,就是使先有知識的教導其餘的人;使先有覺悟的人覺悟其餘的人。我有幸成為天下萬民中先有覺與知的一個,就要以正道使萬民也得到覺和知。他又說:“想到天下的百姓,如果有一男一女不能感受到堯、舜在世時那般的生活與恩澤,就像是我把他們推進溝裏一般。我將以天下之重擔承之自身……
伊尹曾如同很多隱士一般,在田畝裏獨自享受堯、舜之道,拒絕商湯的聘用。但是,當商湯第三次派人執厚幣聘用伊尹時,伊尹自問:“我與其一輩子在農田裏崇尚堯、舜之道,何不去輔佐我的君主成為堯、舜那樣的君主呢?何不去讓天下萬民都成為堯、舜之治下的百姓呢?何不去親自去實踐它,去實現親見它的成功呢?”
這位有著無比責任心的“聖之任者”,盡力輔佐商湯,建立了商朝。
商湯死後,後代太甲是個昏君,他以其大氣魄毅然作出了中國曆史中極其罕見的舉動:流放他的君主,讓他反省三年,等到他悔悟後,又將政權交還給他。
再者如宋代名臣趙抃,也是這樣的“聖之任者”。
趙抃在朝中不畏權貴,彈劾奸佞,威震京師,被朝野上下稱為“鐵麵禦史”。當年他被外放到四川做官,僅僅騎一頭跛腳騾子,帶一老仆、一琴、一鶴上任,令接待的下屬們撲了個空。
這次,朝廷任他為成都轉運使。轉運使掌管一路財政,有督促地方官吏的權力,還兼管邊防、治安和巡察等,是州府以上的行政長官。當時,成都雖有“天府之國”的美稱,但由於地處邊陲,天高皇帝遠,各級官員大都目無法紀,放縱無忌,大吃大喝,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當地百姓對此敢怒而不敢言。
趙抃到任後不聲不響,公務完畢,就換上便服,帶著老仆,來到成都街上溜達。成都茶館林立,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喜歡在茶館泡上壺茶擺龍門陣。趙抃挑了個十字街頭最熱鬧的茶館。隻見一群茶客圍坐一桌,高聲大嗓地正在議論本地官員請客送禮的種種花招。他倆便買了壺茶,挑了旁邊一張桌子坐下,一邊品茗一邊留心聽起來。從眾人議論中,趙抃了解到,在四川各級地方官員中,存在著嚴重的用公款請客送禮之風。逢年過節是共喜,新官上任是接風,歸官離任須餞行,州縣間有喜事要致賀,出了倒黴事情還要慰問壓驚。長官家裏的慶壽、婚嫁、喪葬、營宅、置田,屬員都得有所表示。這些已經成為四川吏治中民憤極大的一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