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兩晉、南北朝時期(2)(1 / 3)

再次,從形式體製方麵來看,南北朝民歌均以五言四句占多數,這種格式對五言絕句的形成,有較大的影響,不過南歌中有五言三句、五句、六句者,為北歌所無;北歌中的七言二句、四句體也不見於南歌。

最後,南北朝民歌的整體風格特征亦與語言特征及反映的感情特征相關聯。南歌委婉細膩,北歌豪放粗獷,這與地理環境差異也有一定關係。南方氣候溫暖濕潤,河網密布,物產富饒,容易陶冶出以明麗嫵媚為特征的藝術情趣;北方是一馬平川,景觀缺少細部的變化,生活相對簡單而嚴峻,大自然卻有南方無法比擬的博大、崇高和雄渾,這樣的環境較容易鑄就北方人民寬闊的胸懷以及豪邁而又質樸的審美特征。因此,同樣是愛情歌曲,南歌真摯纏綿,北歌大膽幹脆。

對後代影響巨大而足以代表北朝民歌最高成就的當然是《木蘭詩》。《木蘭詩》在我國古典詩歌發展史上,初次塑造了一個英姿颯爽的具有典型英雄性格的女性形象,再配上北方雄渾的自然景色,畫麵氣魄宏大,讀來令人意氣振奮。《木蘭詩》在體式上使用雜言,輕便靈活,接近於口語,既注意押韻,又注意韻腳的不斷轉換。詩的結構、布局也極有特色:鋪排時淋漓酣暢、簡略時則惜墨如金,如木蘭10年的戎馬生涯,隻用了20個字便一筆帶過。另外故事情節特強,比喻新奇幽默,敘事與抒情相糅合等等也都是這首詩的特點。

玉台新詠

《玉台新詠》,東周至南朝梁代的詩歌總集,南朝陳徐陵輯,共10卷,是繼《詩經》、《楚辭》之後中國又一部詩歌總集。書成於梁代,收錄了東周至南朝梁代的詩歌769首。前8卷為五言詩,第9卷為歌行,第10卷為五言二韻之詩。

徐陵在序言中謂此集旨在“撰錄豔歌”,所取大多綺羅脂粉之詞,但又去古未遠,保留了一些有意義的作品,如曹植《棄婦詩》、庾信《七夕詩》、《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等皆首見於此書。劉肅《大唐新語》曰:“先是梁簡文帝(蕭綱)為太子,好作豔詩;境內化之,浸以成俗,謂之宮體。晚年改作.追之不及,乃令徐陵撰《玉台集》,以大其體。”故《玉台新詠》所錄詩,與“宮體詩”自是有別。

作品以清新流利為主,又錄許多民間歌謠。現存的版本以明代無錫孫氏活字本為最早。1955年文學古籍刊行社有影印本。

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原名《焦仲卿妻》或《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最早的著名敘事長詩。《孔雀東南飛》,最早見於徐陵所編《玉台新詠》,現在流傳的詩作有355句,1775言,其篇幅之長,是在它以前的敘事詩中所沒有的。

詩中敘述了漢末廬江郡的一幕家庭悲劇。女主人公劉蘭芝,17歲嫁給了廬江小吏焦仲卿。夫妻感情甚篤,但焦母不喜蘭芝。盡管蘭芝日夜服勞,行為謹慎,仍遭焦母苛遇。不到3年,蘭芝終被焦母逼歸娘家。夫妻被迫痛離,初尚寄團聚之望,後卻完全變成泡影。縣令、太守先後遣媒為其子向蘭芝求婚。蘭芝迫於官勢與兄威,先拒絕而後假允,並與仲卿密定同死之計。婚娶之日,蘭芝自沉清池別世,仲卿亦自縊於庭樹之上。

詩歌具有深刻而巨大的社會意義和思想意義。它在我國詩歌史上,第一次以宏偉的篇幅、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完美的藝術形象,描述了一對青年夫妻的愛情悲劇,真實地反映了我國封建時代的社會現實,並通過描寫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問題,即封建製度下的婚姻問題,深刻地揭露和有力地鞭撻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倫理製度的罪惡,熱情地歌頌了青年男女忠貞的愛情和為忠於愛情而寧死不屈地堅決反抗封建惡勢力的叛逆精神,表達了廣大人民爭取婚姻自由的必勝信念。

詩歌敘述完整,描寫細致,尤其是以生動的情節、典型的對話,成功地塑造了幾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劉蘭芝是我國古典文學中光輝的婦女形象之一;焦仲卿是非分明,最後也走上了以死徇情的徹底反抗的道路;而焦母和劉兄,則是封建禮教和宗法勢力的代表。詩的結構謹嚴,剪裁得當,語言生動活潑,具有很強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