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泉水的人

《統治泉水的人》是海地著名小說家路曼(1907~1945)的作品,發表於1944年。

小說主要描寫海地紅崗村一對黑人老夫妻卞奈梅和戴麗拉的故事。他們的獨生子到古巴去謀生,一走15年,使他們十分牽掛。紅崗村一帶旱災極為嚴重,農民們陷入無可比擬的貧困境地。這一天,從卡車上下來一個高個子青年,他看到記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給太陽用火一般的舌頭舔走了,不由得感到一陣揪心。他在路上遇見一個漂亮的黑姑娘,他們互相介紹,男的叫馬忸埃爾,女的叫阿娜伊斯。他們一路上談得很投機。但當馬忸埃爾說出自己是卞奈梅的兒子時,那少女的臉一下子變得異常沉痛,頭也不回地走了,使他感到很是納悶。

原來,馬忸埃爾不在的期間,他們家同季爾維倫家由於分田地發生爭執。他的叔叔刺死了季爾維倫的父親,自己也死在獄中。這次流血事件引起紅崗村農民的分裂,雙方由親戚、朋友變成仇敵,農業互助組也瓦解了。馬忸埃爾回想起在古巴甘蔗園中工作的辛苦日子。在監工的棍棒下,自己的骨頭都要碎了。他參加過古巴工人的罷工鬥爭,意識到勞動人民隻有團結起來才有出路,建立起新的生活。為了使全村擺脫幹旱和貧困,馬忸埃爾決心到山區去尋找秘密的水源,用水來消除農民之間的隔閡,把他們組織起來。他約阿娜伊斯到棕樹崗子去會麵,請她在這個偉大的事業中幫助他。他們倆憧憬著統治泉水後的幸福生活。馬忸埃爾要阿娜伊斯將來做他新居的女主人,她終於答應了。他們分手以後,阿娜伊斯在回村的路上被表兄季爾維倫攔住。季爾維倫由於阿娜伊斯拒絕了他的求婚而同馬忸埃爾相會,惱羞成怒,威脅說要報仇。

紅崗村中的水源枯竭了。有些人熬不下去,準備出外逃荒。馬忸埃爾懷著堅強的意誌,不辭艱苦地在山區找水。有一天,他看見一群野鴿飛進附近的一座山裏,受到啟發:“野鴿最喜歡清水。”他趕緊用刀砍著雜亂的植物和葛藤,跑進那座樹木茂盛的山中,終於發現了一個水源,隻要稍加挖掘,就是滿滿的一湖水。他用嘴狂吻著土地,笑了。他心急地又等了兩天才遇見阿娜伊斯,領著她走去。他們倆都非常興奮,就在這個水泉邊,他們結合成了夫婦。

回家後,馬忸埃爾告訴母親,他要娶的姑娘就是阿娜伊斯,戴麗拉感到滿意。馬忸埃爾找到了一個很大的水源的消息,迅速傳遍紅崗村。然而要把泉水引到平原上來灌溉田園,農民們首先得重新團結起來才行。馬忸埃爾和阿娜伊斯分頭做著耐心的思想工作。一天夜裏,馬忸埃爾還親自跑到對方農民經常聚會的拉裏瓦爾家,表示和解的誠意,指出生活逼著大家讚成互助的真理,他的講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就在他回家的路上,嫉妒他的季爾維倫暗中刺了他兩刀,然後逃走了。

受了重傷的馬忸埃爾掙紮著爬回家中,他不讓傷心的母親把他被刺的事通知政府當局,否則居民間又要彼此記仇,報複。他要母親對外隻說他患了從古巴帶回來的一種惡性瘧疾。在母親答應這樣做之後,他死去了。阿娜伊斯失魂落魄地跑來。她不再在乎別人的閑話,公開承認自己就是馬忸埃爾的妻子。她決心遵照丈夫生前的囑咐,盡她的義務。在把馬忸埃爾安葬之後的當天晚上,戴麗拉來到拉裏瓦爾家,向他們傳達她兒子的遺言:和解吧。讓生活有一個新的紀元。應當挽救水。要為他唱個哀歌,要唱集體農業互助的歌。農民們都深受感動。他們一齊發誓要共同保守馬忸埃爾死亡的秘密,和睦相處。他們還紛紛安慰戴麗拉,要幫她挖溝種地。

全村的農民在阿娜伊斯的指引下,找到了水源。他們集體挖了一條很大的河,從水泉經過平原和槐樹林一直通到紅崗村,然後從每一家園子裏再挖水溝和它接通。放水進河道的那一天,戴麗拉在農民們沸騰的歡笑聲中哀歎馬忸埃爾的死亡。阿娜伊斯噙著眼淚微笑著回答說:“不,不,他沒有死。”她拿起老太太的手,輕輕按在自己的肚子上,那裏跳動著一個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