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戰爭題材相比較,農村的變革在報告文學中就顯得太少了。這方麵的題材讓給小說、詩歌了。朱襄的《天水岑群眾翻身記》,具體記述了群眾翻身鬥地主的過程,可以當作活的曆史來讀,算是補了這方麵的不足。
解放區報告文學的另一重要特點,是記述了一大批勞動人民中的先進人物、民族英雄、偉大的共產主義者。作家並沒有把他們當作藝術典型來塑造,隻是為他們的思想、人格、品德、行動所激動,從而產生了記錄他們的事跡並表彰他們的強烈衝動,因此寫得都十分樸素、本色。但這些形象實不比小說、詩歌中那些正麵的典型人物遜色,而且更具有獨特的感人力量。
如果說解放區創作中對新人物的塑造不及一些舊人物或轉變人物生動、厚實;那麼,報告文學中一般不存在這種弱點。以對新鮮事物反應敏感為特點的報告文學,表現先進的新人物是它的突出優點。有的描寫從普通農民中成長起來的先進人物,如丁玲的《田保霖》、馬烽的《張初元的故事》等;有的記載震動一時的著名英雄人物,如白朗記述東北抗聯女英雄趙一曼生平的《一麵光榮的旗幟》;有的表現黨和軍隊的高級領導幹部,如黃既的《關向應同誌在病中》,寫出了關向應同誌對革命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崇高品德,也寫了他的豐富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文化素養。
在這方麵,周而複的《諾爾曼·白求恩片斷》堪稱是最有代表性的優秀報告文學。這個時期周而複曾寫過《晉察冀行》、《東北橫斷麵》、《鬆花江上》等集子。在《諾爾曼·白求恩片斷》中,他用十分樸實的文字,通過生活片斷,塑造了一個對同誌對人民極端熱忱、奔騰著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熱血的國際主義戰士形象。而且,的確把白求恩大夫的個性特征很鮮明地凸現出來了。寫先進人物當然要寫他的先進事跡,但此文所記的事跡隻能是白求恩做出的,而不是其他先進人物的。寫白求恩當然要寫他精良的醫術,但目的是透過這一點使讀者看到一顆火熱的心,看到一個具有濃烈階級情誼的活生生的人。白求恩為戰士被鋸掉了肢體而痛心惋惜,說:“這是生命啊,在海洋,在日光中,至少是100萬年的變化史呀!”這是一個醫生、生物學家所特有的語言,多麼富有個性特征。它也寫細節,如別人走路遇到少了一層台階是跳下去,白求恩卻搬了一塊石頭墊上,說:“這是傷病員要走的路,應該給他們鋪好。”一件小事見精神,通過細節把人物寫活了。白求恩責備同誌也許過於苛刻,態度有時也不大講究;但由於都能通過一言一行傳達出人物的內心世界,使讀者感到他的可親可愛。
解放區報告文學作品雖然各有其風格,但也呈現出某些共同性的藝術特征。由於作者大多是事件的親曆者,因此往往對所反映的人與事飽含著熾熱的充沛的感情,隻用比較樸實的文字便能把事件寫得有血有肉。語言上比起過去的報告文學是大大地口語化、通俗化了。而且多少受到此時小說藝術民族化趨向的影響,在結構上也注意了事件的完整性、連貫性,敘述多於描寫,使人感到是中國人在說中國事了。因此,它雖是外來形式,卻較快地在群眾中普及、推廣開來。它的作者隊伍具有較廣泛的群眾性,作品在群眾中的影響也相當大。解放區的報告文學標誌著現代報告文學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