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宗澤的遭遇,李綱也曾聽聞過,想起自己的一番境遇,不免長歎。宗澤道:“老夫原本想請你上朝時說幾句好話,能夠派老夫上陣殺敵,聽了你的情況,很為你擔心。”
李綱道:“弟何尚不知在朝中那番話給自己留下了無盡的後患,隻是,大宋江山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我等熱血男兒,怎能不挺身而出。”
“說的好。”宗澤拍正色道:“國難當頭,你我豈能隻顧及自己的安危,為了大宋江山,老夫這身老骨頭豁出去了。”
兩人性格相投,越聊越是振奮,說起朝中的貪官汙吏來,無不拳頭緊握,破口大罵。
再說徽宗來到宣和殿裏,梁師成正在等著他。梁師成小心翼翼地問:“萬歲,真的要寫《罪己詔》?”
徽宗道:“當然,朕金口玉言,豈有出爾反爾之意。”梁師成看看徽宗的臉色,見他鬱鬱不樂,心知他並非真要下什麼認錯的詔。於是,在書寫時將徽宗登基以來的諸多責任,推在了大臣身上,而另一些過失也寫得模棱兩可,最後又加了一些號召各地官員同心勤王的內容,寫完,梁師成拿給徽宗欽點。《罪己詔》曰:“有宋以來,已曆數代。江山多嬌,民風淳樸。惜登基以來,多作無益,侈靡成風。利源酤榷已盡,而牟利者尚肆誅求。諸軍衣糧不時,而冗食者坐享富貴……追惟己愆,悔之何及……望四海勤王之師,宣三邊禦敵之略……豈無四方忠義之人,來徇國家一日之急……”
徽宗看了一遍,暗讚梁師成深得己心,表麵上卻假裝一副不悅的態度:“梁公公,這哪裏是朕在認錯,分明是推卸責任嘛。”梁師成試探著問:“萬歲,奴才再寫一份?”“算了,算了。”徽宗道:“就這麼頒發吧,重在態度嘛,朕已經接納了李綱的五策,大殿之上眾大臣是有目共睹的。”梁師成拿著擬好的詔書出去了。
梁師成剛走,太監李彥就進來了。李彥道:“萬歲,朱勔大人送了一批奇石來,正在艮嶽等候。”徽宗精神一振,道:“去看看。”
朱勔原是杭州造作局和蘇州應奉局的主事,接替童貫一職,專肆為徽宗搜集天下奇石書畫,方臘起義,便是因民間受花石綱之累,舉起了誅殺朱勔的旗幟。“綱”意指一個運輸團隊,一般十艘船稱一“綱”。朱勔將天下搜集之異寶珍物通過淮河、汴河運進京城,以討徽宗歡心,被封為殿學士,隨州觀察使、慶遠軍承宣使。東南之事,皆可傳達上旨,其權類似梁師成,不過是一個主地方外事,一個主朝廷內事。受方臘起義影響,徽宗曾罷免了他。但是,方臘義軍被平,徽宗常常登上萬歲山,睹物思人,不免想起朱勔的好處來。等到燕京歸宋,趁天下大慶之時,又把朱勔拉了起來,封寧遠軍節度使、醴泉觀使。朱勔不忘聖恩,所到之處,仍想盡千方百計搜集奇石古玩,進貢徽宗。
不多時,徽宗來到了豪華優美的艮嶽。
艮嶽在汴京景龍門內以東,封丘門內以西,東華門內以北,景龍江以南,麵積約為七百五十畝。其中有無數的奇花異石,充滿了詩情畫意,真如人間天堂。
整個艮嶽以南北兩山為主體,相向環拱,形成眾山環列,中間平蕪的形勢。北山稍稍偏東,名萬歲山,山周十裏有餘,最高峰為九十步,取當年林靈素的九為至極之數。佇立北山之上,南望是滿園景色的宮殿,北望是一汪清波的景龍江。
與萬歲山相對的是壽山。壽山低於萬歲山,西臨雁池。山南又有小山,橫亙二裏,稱為芙蓉城。取一池三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