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風靡全球的幻想故事集
作者:畢爾格
國別:德國
入選理由
《吹牛男爵曆險記》被譽為十八世紀兒童文學的瑰寶,諷刺文學的豐碑。蘇聯無產階級文學大師高爾基曾將它與歌德的《浮士德》,萊辛的《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等相提並論,說它是受到人民口頭創作影響的“最偉大的書本文學作品”。
背景搜索
戈特弗裏特·奧古斯特·畢爾格(1747-1794年),是德國狂飆突進時期著名的敘事詩詩人。但他生活貧困,是一個薪水微薄的中級地方官員、沒有固定收入的哥廷根大學教師。他47歲就死於肺癆。
1785年,德國學者魯道夫·埃利希·拉斯別(1727-1794年)用英語寫成《閔希豪生旅俄獵奇錄》在倫敦出版。1786年,德國作家特佛裏·奧古斯特·畢爾格(1747-1794年)又把它譯回德文在德國出版,並增添了不少有趣的內容,名為《閔希豪生男爵曆險記》。
我國建國後曾根據拉斯別的俄譯本《閔希豪生旅俄獵奇錄》轉譯為《敏豪生奇遇記》和《吹牛大王曆險記》出版。王克澄根據畢爾格的德文本譯成過《吹牛男爵曆險記》(收在上海譯文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侯爵夫人》一書內)。1994年6月,譯林出版社出版了曹乃雲、肖聲據德文本翻譯的《吹牛大王曆險記》。
作品快讀
《吹牛男爵曆險記》是根據18世紀德國男爵閔希豪生講的故事編寫的。這是一部德國人民十分喜愛的文學名著,主要是諷刺十八世紀德國上層社會妄自尊大、說空話的惡劣風氣。作品中展現出的別出心裁、引人入勝的幻想境界,大膽而又合乎人們心理邏輯的誇張手法,很受人們的歡迎。
閔希豪生在旅途中不小心掉進了沼澤地裏,他是怎麼解救自己的呢?誰也想不到他用了什麼辦法,哈哈,他呀,就在自己將要遭遇滅頂之災的時候,抓住自己的辮子把自己連人帶馬從沼澤地裏拽了起來。你一定會說,這怎麼可能呢?閔希豪生經常遇到這樣棘手的問題,他講一些古裏古怪的經曆,有些人總是傻乎平地問,這怎麼可能?可是,你們不知道閔希豪生神通廣大,在他那裏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兒啊。
閔希豪生騎著馬在雪地裏旅行,晚上睡覺的時候把馬拴在樹樁上就睡了。第二天醒來,發現自己躺在教堂的墓地裏,自己的馬卻在教堂的頂上嘶叫。原來昨天的雪下得太大,蓋住了整個教堂,他誤把教堂的尖頂當成了樹樁。閔希豪生抓起手槍,瞄準馬的韁繩開了一槍,馬兒擺脫了韁繩落到地麵上,又馱著他繼續旅行。
閔希豪生的打獵經曆也妙趣橫生。他有一次打了一隻頭上長了一棵櫻桃樹的金鹿。還用油脂一下子捉了十三隻鴨子,他用自己的衣服當翅膀,駕駛著十三隻鴨子回家,從煙囪裏降下來。哈哈,更有趣的是,有一次他乘坐著馬拉的雪橇旅行,途中遇到了一隻狼,狼把馬的後半邊身子吃掉了,把頭鑽進馬身子裏吃內髒,閔希豪生狠狠地打了狼一鞭子,狼不知所措,頂著沒吃完的馬的半邊身子拚命地往前衝,把他拉到了目的地。他怎樣從大熊的嘴裏逃生,怎樣把玄狐的皮毛完整地剝下來,怎樣活捉了一隻大野豬,怎樣追逐一隻八條腿的野兔,怎樣殺死了二十幾隻大白熊而毫發無損,怎樣在沙漠裏把獅子撕成了兩半,怎樣把一條吃人的妖龍製伏。哈哈,閔希豪生真是智慧超群,他每一次的辦法都妙不可言,每一次他都能化險為夷。
閔希豪生的月亮之旅也很有趣。閔希豪生給蘇丹國王當放蜂奴隸的時候,不小心把國王賜給他的小銀斧扔到了月亮上,他就模仿古代傳說中的方法在地上種了一顆豆子,豆莖一直長到月亮上。他順著豆莖爬到月亮上,可是當他要下來的時候,豆莖已經幹枯了,於是他就用幹草編織了一條繩子,順著滑下來,繩子不夠結實也不夠長,所以,他摔了下來,結果在地上砸了一個很大的坑。他的第二次月球旅行完全是出於偶然,他們的船被大風吹到了月亮上,這一次,他見識了很多月亮上的奇聞。什麼月亮上的人是從樹裏生出來的啦,月亮上的人可以換器官啦,他們的肚子就是背包啦,月亮上的葡萄像地球上的冰雹一樣啦。閔希豪生第三次到月亮上純屬偶然,他騎著鴕鳥到火星上旅行,途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就飄到了月亮上。這一次,他又有新的發現,月亮上的人們吃的是貓奶和狗奶,讓他無法忍受。後來,他繼續前行,到了火星上,火星倒是不賴,樹上結的果實裏都是衣服,但是火星上的人吃得太多,不停地放屁,這可不是好習慣,而且火星人還把他的鴕鳥給扣押了。他隻能順著風飄回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