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017章:家裏麵的農田都快旱死了(1 / 3)

對於趙川提出轉文科班的事情,堂叔趙斌的重視程度遠超他的想象。

就算早自習課結束了,趙斌也沒有放他回教室,而是開始給他老子趙海打電話。

趙海現在還是白湖農場下麵一個分場場長,正股級幹部,已經不需要像年輕那會天天在橡膠林待著,還有自己的辦公室,怎麼說大小也都是一個領導了。

所以找到趙海相當容易。

八點沒到,不過趙場長已經提前一個多小時到辦公室上班,所以趙斌一個電話過去,趙場長的電話就接通了。

然後就是兩個長輩的談話。

趙川提出轉班之前,並沒有跟他老子通氣,所以接到趙斌的電話趙海還是有些愣住。

但是趙場長對於教育兒子是沒啥信心。

同時,也充分尊重的趙斌這個堂弟的意見。

反正這兄弟倆在電話裏麵談了快半個小時,得出的結論就是尊重趙斌的意見。

而趙斌也沒法做主,他也隻能夠尊重趙川本人的意見。

這樣一來,所有人都尊重趙川的意見。

所以當趙斌把電話遞給趙川,讓他跟他老子通話的時候,趙川並不太意外。

對於父親的心思,趙川摸的很透,趙場長心中對於從小被扔在老家長大的他,充滿了愧疚。

基本上對於他的人生幹涉很少。

隻要不是違背原則以及底線的問題,趙川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不會因為他當年讀了理科就讓趙川繼續讀理科。

就算趙川當年選擇理科,也不是他的建議,而是趙川自己選的。

他選擇的理科的理由其實很荒誕,並不是本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心理,完全就是因為高一文理科分班的時候,班上大部分人都選擇理科了。

確切的來說,班上全部男生都選擇理科了。

選擇文科的隻有妹子。

趙川的內心無比希望選擇文科,但又生怕別人笑話他,又因為趙斌推薦他學理科,而二叔家的堂哥也推薦他學理科,所以趙川也就順理成章的選擇理科了。

然後之後的很多年,包括上了大學,趙川一直都有遺憾,覺得當年自己選擇文科就好了。

當然,他讀理科成績那麼垃圾,除了不感興趣之外,不願意學習才是根本,但人就是這樣,總是習慣性給自己的惰性找借口。

沒讀文科也成為趙川高中四年唯一可以拿過來麻痹自己的借口。

實際上,他心裏也明白,當年他的狀態就算讀了文科其實也是一個渣渣。

但心中有這樣一個遺憾,重活一次,趙川覺得就應該嚐試一下。

趙場長不幹預他,趙斌就算他堂叔,關於他人生重大決定,也不敢幫他做。

要知道他老子趙海都隻能夠把攤子推到他的身上了,他哪裏還強製性的要趙川繼續讀理科。

電話裏麵,傳來趙場長熟悉的聲音,不嚴肅有些輕柔,而且說的還是普通話而不是寧江本地話,“兒子,你要讀文科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不然我也不敢隨便跟三叔隨便提起。”趙川說道,“不過爸,昨天出了事情,所以沒有來得及給你打電話,對不起啊,還有這件事情你幫我跟我媽說一下。”

三叔是就是班主任趙斌,在家裏排行老三,趙川習慣性喊他三叔,而不是班主任更不是趙老師。

“那你跟爺爺說一下吧,看一下他有什麼想法,雖然你爺爺應該不反對,但這種事情還是跟他說一下,你吳老師這邊,我會幫你搞定。”趙場長本地腔不算太嚴重的普通話再度響起來。

趙川嗯了一聲,然後又是一大堆叮囑,再讓把他電話還給趙斌。

趙川家裏,對他影響最大的人肯定是爺爺趙光耀。

老爺子現在還是趙家村小學校長,還沒有退休。

老爺子十五歲結婚,然後上的中學,五十年代高中畢業,因為家庭困難,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幫助年邁的父母供弟弟讀書,也就是堂叔趙斌的父親趙川的三爺爺上學,所以最終沒有機會讀大學,甚至高中畢業證都沒拿就回家務農,最終還是在老爺子當年的班主任安排之下當了一名鄉村教師。

這一當,就是幾十年。

在臨溪鎮周邊的鄉村小學兜兜轉轉,其中還無數次放棄調任中學的機會,最後臨到老了返回趙家村當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