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西,不但普通老百姓有優越感,經商辦實業的人士回想起曆史上關中大地上商賈雲集、八方輻湊的壯觀景象,心裏就湧動出自豪的感覺。
但是,在新時期裏,由於觀念落伍和行動遲緩,陝西商人仍沉浸在以往的光輝中,不知不覺地錯過了一次次機遇。
於是,一些外地人紛紛抓住機遇來陝西生財,溫州人來推銷貨物,四川人來修傘、補衣服,河南人來理發、修腳、賣菜。
而最先進入西安市場的外地人是新疆人,其次是朝鮮族人,後來是南京人。維族同胞賣烤肉串,朝鮮族同胞賣朝鮮鹹菜,南京人賣鹹水鴨。經過幾番奮鬥,這些外省人在關中掙下了一份產業。
目前,在陝西,仍有大量的商機。特別是在西部大開發的熱潮中,陝西由於其特殊的曆史和地理原因,發展的潛力更大,商機更多。因此,要想與陝西人做生意,必須抓住這一機遇,進軍陝西,定會大有作為。
陝西人的飲食文化曆史悠久,不同風味的食品眾多。
在陝北,幾乎每種食品都有一個典故。
輦止坡老童家臘羊肉,色澤紅潤,氣味香美,肉質酥鬆,鹹爛可口。它的出名和慈禧太後還有關聯。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慈禧攜光緒皇帝倉皇出走西安。有一次,她乘坐禦輦途經西大街橋梓口,那時這裏是個很陡的坡,車子正在上坡,慈禧聞到了一股濃鬱的香味,就問什麼東西這麼香?當時陝西巡撫回答說,是一家賣牛羊肉的正在煮肉,主人姓童,老童家的。太後聞聽,喝令停車,派人買來一嚐,大為讚賞。王公大臣們為博取慈禧的歡心,遂由兵部尚書趙福橋的老師邢庭維手書“輦止坡”金字招牌一麵,懸掛門口。
幹縣的鍋盔是使用特質麵粉製作,用麥草軟火慢慢烘熱,水分極少,質酥味香。鍋盔是怎樣產生的呢?原來是為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修築合葬墓幹陵時,因工程浩大,民工甚眾,烹食困難。監工士卒便用頭盔烙饃,鍋盔因而得名。後幾經改進,有了今日風味。
前幾年,川菜、粵菜及外地特色食品在西安紮下陣勢,不知賺走了西安人多少錢,而西安人、關中人開始發動攻勢,收複失地。
當西安人隆重推出餃子宴時,這種餃子宴用蒸、煮、煎、炸四種方法可以擺出一席各種不同風味的108種餃子!餃子外形簡直像工藝品,像蝴蝶、像燕窩、如海貝、似雲朵……此項目一經推出,使嗜食麵食,隻為換個口味才到川菜館、粵菜館的陝西人不禁食欲大動。餃子宴與川菜、粵菜在西安展開競爭,如今餃子宴已進入北京人民大會堂。
西安羊肉泡饃名聞天下。有不吃羊肉泡饃不算到西安的說法。而久負盛名的西安老家羊肉泡饃,不但在上規模上檔次上下功夫,而且不再固守西安城池,走出了潼關,在中原名城鄭州開起分店。北京也有了西安人開辦的首家“牛羊肉泡饃館”。此館一開張,久居京城難見西安風味的人聞香而動,蜂擁而至。羊肉泡饃已有了罐裝的食品,遠銷香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