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天文觀察表明,地球在繞太陽旋轉過程中,曾有過多次與宇宙天體擦肩而過的經曆。
1968年,澳大利亞教授巴特拉發出的警告曾叫世界大起恐慌。據他說,一顆直徑1千米、質量10億噸,軌道直插水星內側的小行星伊卡魯斯將和地球相撞,6月15日,這顆小行星在地球之外600萬千米處飛掠而去,距離之近足以使人們在慶幸之餘感到後怕。在此之前,小行星阿多尼斯曾以240萬千米的危險距離和地球擦肩而過。更有甚者,1937年,一顆名叫赫米斯的小行星和地球狹路相逢時,彼此隻隔64萬千米。據計算,它和地球的最近距離可達30萬千米,這意味著已經闖進了地月之間的空域。
1989年3月下旬,新發現2顆掠地小行星,暫命名為1989fb和1989fc。4月20日就發生了一個驚人的事件。1989fc(一塊300米長的巨石)穿過地球軌道,距離地球約為80萬千米,稍大於地球到月球間距離的2倍,以70000千米/時(19千米/秒)的速度與地球探肩而過,就像你橫過馬路時一輛急駛的卡車從你麵前不到1米的距離呼嘯而過,這足以嚇人們一跳,令地球人出一身冷汗。如果地球比正常情況提前6小時(對天體運行而言,這一瞬間就如同你在行走中多走一步)到達該天體和地球軌道的交點,那麼它將會經曆一次能量超過10億噸tnt當量的撞擊,地球上某個地方就會被撞出一個3~4千米寬的大坑。也許某個國家就會從地球上消失。
這個致命大石塊被取名為阿斯克勒庇俄斯(在古希臘神話中,是為民治病、解除民間疾苦的神醫。他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兒子,跟從賢明的馬人喀戎學習醫術。他的醫術十分高明,治好了無數病人,使死去的人越來越少),天文學家給它的暫時編號是1989fc,它將在2012年再次經過地球軌道。不過那時,它將和地球保持一段安全距離。
隨著宇宙觀測手段的日益完善和宇宙探索的不斷深入,地球險些被直徑為幾十米大小的大圓石撞擊的記錄在逐漸增多。在1989年的那次事件後,還發生過許多其他類似的事件。其中較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出現在1992年。智利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個小彗星體經過地球附近,據估計,這一宇宙“流浪漢”的直徑為100~200米,距離地球僅2萬千米。對於行星際空間的距離來說,這不過是毫厘之差,就是這段距離使地球上的某個地方避免了相當於上億噸梯恩梯當量的“炸彈”的轟炸。
小行星阿斯克勒庇俄斯險些撞擊地球;1994年7月蘇梅克-利維9號彗星與木星的活生生相撞……這些事件使人們開始意識到宇宙天體的大撞擊隨時隨地威脅著我們,而不是在遙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