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娘子關失陷,太原危矣(2 / 3)

3營9連的上士班長熊克義和士兵小於也在衝鋒的隊列中。他們兩個都是自貢人,熊克義兵齡比小於要長幾年。在開來前線的火車上,小於向熊克義透露,他本打算開小差的,聽說部隊要出川打鬼子,他才打消了這個念頭。他晃著拳頭對熊克義說:“班長,隻要能打死一個鬼子,陣亡了也不冤枉。”小於又說:“我就不信,中國這麼大,打不過小小的東洋鬼。”熊克義笑了笑:“要不,到戰場上咱倆比一比!”

頭一撥衝鋒的8連被日本人打得退了下來,3營長一揮手,輪到9連上了,熊克義和小於衝在前麵。突然,一顆子彈打中熊克義的右肩,他尖叫一聲倒地。同時他聽到近前響起一陣陣子彈穿越肉體的噗噗聲,宛若裂帛,血星子四濺。他看到小於胸前中了數彈,鮮血將他破爛的粗布衣服染得透亮。熊克義用盡力氣抱住小於朝山下滾去。這時,10連的弟兄又接替9連衝鋒。小於躺在熊克義的懷裏,用微弱的聲音說:“班長,我還沒得看清鬼子的模樣,還沒得放一槍,我心不甘啊……”

半個多世紀後,白發蒼蒼的熊克義老人對來訪者說,他一直忘不掉這一幕,忘不掉小於年紀輕輕而又老氣橫秋的模樣。他又說,這和拿活人白送禮差不多呀……

半個時辰過去了,旅長王誌遠率第728團趕到。一看這陣勢,王誌遠當即決定撤出。第727團殘部和第728團一起後撤至東回村以東占領陣地。但是,日軍緊追不放,第727團仍然首當其衝。在日軍猛烈的火力轟擊下,他們幾乎毫無還手之力。終於,數百個鬼子嗷嗷叫著衝殺過來,士兵們掄起手中的大砍刀同日軍搏鬥。肉搏被認為是川軍的拿手好戲,但這種短兵器同日軍上了刺刀的三八大蓋槍相比,仍是吃虧不小,川軍弟兄差不多是拿十條命換日軍一條命……

戰至中午,原有2000餘人的第727團已所剩無幾,殘部潰退下來。當麵的日軍也死傷不少,暫時停止了攻擊。

當日下午,經過整理後的日軍又對第728團發動猛烈攻擊,情況與上午相同。一陣殘酷的廝殺之後,王誌遠被迫率兩個團的殘部後撤。僅僅一天時間,作為第122師主力的第364旅便失去了戰鬥力。

這天夜間,在陽泉的黃紹竑好不容易才接通了與八路軍第129師的聯係。黃紹竑在電話裏憂心忡忡地對劉伯承說:“今日川軍在馬山村以西受到敵人攻擊,損失極大。敵人正向第3軍軍部固驛鋪迂回,我已命令川軍王銘章師長率366旅向柏井驛開進,協同第3軍夾擊這股敵人。請伯承兄率部予以配合。”

劉伯承說:“我判斷明日可能有敵人後續部隊由側魚鎮經七亙村通過,繼續向石門口進攻。所以,我已命令386旅明日在七亙村設伏,消滅敵人的後續部隊!”

黃紹竑說:“好!請伯承兄協助我挽回娘子關右翼的危局。”

劉伯承說:“請黃副長官放心,我將盡力指揮所部配合友軍作戰!”

10月26日上午9時許,果然有日軍的輜重部隊在200多步兵的掩護下進入七亙村伏擊區。七亙村是井(陘)平(定)小道的必經之地,從七亙村往東到石門,正好是5公裏峽穀,穀深數十米,底寬不足3米,地勢十分險峻。劉伯承和陳賡幾乎沒有猶豫就選中了這個理想的伏擊陣地。第772團副團長王近山帶領3營天亮之前便已埋伏在峽穀兩邊的高地上待機殲敵。

戰鬥瞬間打響,一陣短促的火力襲擊後,3營的官兵們隨著喊殺聲衝入溝底與亂成一團的日軍展開肉搏。好一場漂亮的伏擊戰——僅經兩小時激戰,即以10餘人的傷亡換取了擊斃日軍300餘眾的重大勝利,並繳獲騾馬300多匹。

兩天之後,在同一個地方,還是由第772團3營在此設伏,取得了擊斃日軍百餘名,繳獲騾馬40多匹的勝利。而且這次戰鬥,牽製了日軍,並把困在舊關的第3軍曾萬鍾部1000多人,從日軍的包圍圈中解救了出來。

在戰利品中,找到了一份山西省地圖和華北地區軍用地圖。這兩張地圖是劉伯承渴望已久而未能獲得的“寶貝”。高興之餘,劉伯承憤慨地說:“沒想到日本人用中國印的地圖打中國人。怪不得閻錫山那裏說沒有地圖了,原來是跑到日本人手裏了。”

然而,第129師的兩個團畢竟無法擋住數萬日軍的強大攻勢,他們的勝利隻能暫時起到牽製、遲滯日軍的作用。就在第一次七亙村伏擊戰進行的那天,日軍攻占了柏井驛,直接威脅到娘子關與舊關守軍的側背,這些部隊懼怕後路被切斷,爭相撤退。

10月26日,娘子關失陷。

早在娘子關戰役之初,中共就曾有過極好的建議,但並未被國民黨最高軍事當局和第二戰區總司令閻錫山完全采納,直至日軍逼近後,才調部隊至娘子關倉促組織防禦。而且在戰役展開之後,正像蔣緯國先生後來主編的《抗日禦侮》中所指出的:“在戰略上處處防守,兵力分散,此打彼看,不知呼應。緊張方麵緊打,兵力不足;無敵地區無事,遊兵閑散。”失敗是必然的。作為戰略要地的娘子關過早丟失,與戰術思想有誤有關,更與戰略指導思想上重視不夠有關。娘子關的淪陷所造成的惡果很快就顯露出來了,山西戰局從此急轉直下。

娘子關之戰進入尾聲。整個太原會戰也開始進入尾聲。

10月25日那天,當川軍第122師師長王銘章得知第364旅已經潰不成軍的消息時,他怎麼也難以相信。但僅僅過了一天他就相信了——26日,王銘章親率第366旅在柏井驛與日軍鏖戰一天,弟兄們奮不顧身,前赴後繼,然而,第366旅依然遭到了同第364旅一樣的命運。王銘章忍痛率殘部撤出,連夜經上盤石沿鐵路線西退。

陽泉。急於求成的黃紹竑在將第122師推上前線後,稍後到達的第124師兩個旅,無不是到一團上一團,到一營上一營。就這樣,黃紹竑將第22集團軍作先頭的第41軍,支解成若幹無頭小股,令其盲目進入戰地,遭受日軍瘋狂的摧殘。待第22集團軍總部到達時,第41軍已被消耗大半。尤其是那些戰鬥中負傷的官兵,輕傷者多半鮮血淋漓地自個兒往後方走,重傷者多遺棄於陣地,任敵殺戮。倉促上陣的川軍就像個沒爹沒媽的孩子,各師、旅、團都未來得及配屬戰時最起碼的衛生部隊,有的團連一副擔架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