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章:凋零之夜(1 / 3)

2016年10月,s城。

這場秋雨下的很突然,猝不及防,我也沒帶傘,朋友的電話一直關機,我心裏暗罵了一句,這群人沒一個靠譜的。s城的秋天來的特別快,往往是盛夏的樹葉還沒開始凋落,一場場秋風就把淒冷的秋天喚來了,陽台上的短袖還晾著,就要從櫥子裏掏出厚外套了。

令人遺憾的是,s城當地人似乎對季節的變化不怎麼敏感,該吃吃,該喝喝。作為一個外地人,我特別不習慣這裏的氣候。

我躲進了一家小教堂,準備順便像神父借把傘,雖然我不是一個基督教虔誠的信徒,或者說,我根本就不是個信徒。我把褲腿挽起來,趟過水坑,一腳邁了進去,可能之前相當安靜,我一進去,房梁上幾隻鴿子驚的飛了起來。

我整理了一下,才發現我不是唯一一個進來躲雨的人。在教堂裏,第七排長凳上坐了一個大約40歲往上的中年人,一身黑衣,左手上有一道刀疤。他正在聚精會神地看著一本雜誌,不為所動。我走到他的身後,終於看清了雜誌上的內容,一個巨大的標題映入眼簾:《如何通過逆推重新拚接屍體》。不得不說,我嚇了一跳,不由得對眼前的這個人敬畏又多了三分。

窗外,雨水順著破碎的窗戶爬了進來,一滴一滴地落在木地板上。

“為何進來時要弄出這麼大的聲響呢?“中年人對著雜誌問道,很明顯,他是對我說的。

我不好意思的笑笑,說道:“我要是打擾你了,那我給你賠罪好吧。“

“不用“,中年人合起雜誌,轉過頭來看著我,“你給那些鴿子賠罪好了,你打擾到它們休息了。“

我對這種黑色幽默不怎麼感興趣,幹脆聳聳肩,不再理會他。他也不是那種特別能說話的,站起身來,望了望窗外,見雨勢變小,就要離開。我望著他的背影發呆了一會,回頭看了看,他看的那本雜誌落在了長凳上,我撿了起來,雜誌名叫《犯罪心理解密》,這並不是一本出版物,應該是某個單位內部印刷的。

我想起我來上海的目的,是為了找到一個最近幾年在s城火起來的一個小轄區的警局隊長,叫蘇藤,剛剛的這個中年人看的這本雜誌很有可能就是警局內部發的,問問他說不定能找到蘇藤在哪。

想到這裏,我急忙追出去,雨基本已經停了,他還沒有走遠。我不顧一個接一個的水坑,終於追上了他。他很詫異的看著我,我晃了晃手裏的雜誌,告訴他忘拿了。

中年人接過雜誌道了聲謝,轉身又要離開。我急忙攔住他,向他詢問道:“這是不是警局內部印發的?“

他點了點頭,我又問道:“你既然在警局內部工作,你認不認識一個叫蘇藤的人,他應該是這一片轄區的隊長,我找他是給他寫一篇專題報道的。“

他看了我幾秒鍾,淡淡地說道:“我就是蘇藤。“

聽到這話,我內心歡呼雀躍了一秒,我想到多虧了這場雨,免去了很多麻煩。“主要是因為您這幾年的工作成果優異,破獲了多場極其殘忍的凶殺案,所以我不遠千裏來找你做一個小訪談,可以嗎。“

蘇藤聽了這話,眉頭皺了一下,說道:“前麵有個小酒館,咱們裏麵談。“

我立刻答應了,沒想到這個人這麼痛快,我從沒想到事情發展地如此順利。

我跟著他一路向前走,一路無話。走到酒館裏,要了兩瓶啤酒,就把服務員打發了。沒想到剛坐下的第一句話就把我驚住了,差點沒把酒噴出來。

“我跟你說實話吧,可能要讓你失望了,我勸你這專題報告別寫了。“蘇藤喝了一口酒。

我一聽不樂意了,我坐高鐵坐了一上午,就憑你一句話難不成我現在買票回去?“蘇隊長,咱也別見外了,給你寫這報道呢,這是好事,你得信我啊!我和那些別的小記者不一樣,我寫的是原汁原味的口述,不會給您做任何添加的。“

他搖了搖頭,“不是這個意思,我倒是信你。可是,“他抬頭望著我,“不是我一個人把這些案子破的。“

“廢話嗎這不是,您背後不是有一支團結互助,積極向上的團隊嗎,這些我也一並寫了就是。“

“記者先生,你誤會了,其實,我們整個團隊之所以可以破案,是因為一個人的幫助,我並不想你把這些功勞全都攬在我們身上,沒有他,我們轄區的派出所不會發展到今天的。“

我一臉吃驚地看著他,沒想到這個蘇藤會說這種話。

蘇藤繼續講道:“他幾乎就是一個天才,一個破案的天才,年輕有為,我非常的敬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