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火山噴出的熔岩溫度可高達1200℃~1300℃,天然溫泉的溫度大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00℃~140℃。這說明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熱庫,蘊藏著巨大的熱能。
地球每一層的溫度是不相同的。從地表以下平均每下降100米,溫度就升高3℃,在地熱異常區,溫度隨深度增加的更快。我國華北平原某一個鑽井鑽到1000米時,溫度為46.8℃;鑽到2100米時,溫度升高到84.5℃。另一鑽井,深達5000米,井底溫度為180℃。根據各種資料推斷,地殼底部和地幔上部的溫度約為1100℃~1300℃,地核約為2000℃~5000℃。全球地熱能的潛在資源,相當於現在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45萬倍。地下熱能的總量約為煤全部燃燒所放出熱量的1.7億倍。
冰島的地熱資源非常豐富。6000多萬年前,北大西洋向北延伸並展寬,洋底的裂穀於5000多萬年前伸進北冰洋底,從而把格陵蘭島與歐洲的聯係隔斷。冰島則是在1500萬年前由海底玄武岩噴發而成,作為大西洋中脊上的一個岩漿噴發熱點,冰島的火山活動至今仍很活躍。在冰島10多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有30座活火山,平均每5年就有一次較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冰島1/9的國土被噴出的火山熔岩所覆蓋,境內地震頻繁,溫泉處處,真可謂是一片“水熱火深”的土地。
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的居民已多年不用煤和油取暖了。從1928年起他們就開采地熱。現在冰島人口中約有1/2依賴於首都的熱水供應係統,當地的地熱發電能力為500兆瓦,這相當於一個大型火力發電廠,每年可供電約30億千瓦小時。
產生地熱能源需要兩大要素:發熱的岩石和滾燙的水。在冰島,這兩者都具備,而且很豐富。由此派生出地熱利用的兩種模式,一種是直接將地下熱水抽出,另一種是向地下有熱岩的地方注入冷水,利用熱岩加熱冷水,再把熱水從另一處抽出。前一種方式較省事,但地下熱水中含有多種腐蝕物,對供熱管道的腐蝕極大,如無有效措施事先加以防治,這種地熱利用是不會長久的。後一種方式雖然腐蝕問題不嚴重,但是,很難掌握地下那個巨大的“加熱爐”(即熱岩)的運作。總之,不論哪種方式利用地熱,都涉及到要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工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