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全球石油資源日益枯竭的逼人局麵,科學家經過大量科學實驗,最後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石油可以種植,從而開啟了向植物要石油的偉大實驗。

美國有位得過諾貝爾獎的化學家,名叫卡達文。他從花生油、菜籽油、豆油這些可以燃燒的植物油都是從地裏種出來這點推論出,石油也應該可以種植。於是,從1978年起,他就決心要將石油種出來,以驗證自己的預言。隨後,卡達文就到處尋找有可能生產出石油的植物,並著手進行種植試驗。

有一天,卡達文發現了一種小灌木。他用刀子劃破樹皮後,一種像橡膠的白色乳汁便流了出來。然後,他對這種乳汁進行化驗,發現它的成分和石油很相似,就把這種小灌木叫做“石油樹”。

接著,卡達文便忙碌起來,既選種,又育種,還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試種了約6畝地的“石油樹”。結果,一年中竟收獲了50噸石油,引起了人們對“種石油”的興趣。

此後,美國便成立了一個石油植物研究所,專門從事“種石油”的研究試驗。這個研究所人員發現,在加利福尼亞州有一種黃鼠草中就含有石油成分。他們從1公頃這種野生雜草中提煉出約1噸的石油來。後來,研究人員對這種草進行人工培育雜交,提高了草中的石油含量,每公頃可提煉出6噸石油。

在巴西,有一種高達30多米、直徑約1米的喬木,隻要在這種樹身上打個洞,1小時就能流出7千克的石油來。

菲律賓有一種能產石油的胡桃,每年可收獲兩季。有一位種石油樹的能手,種了6棵這樣的胡桃樹,一年就收獲石油300升。

人們不僅在陸地上“種”石油,而且還擴大到海洋上去“種”石油,因為大海裏的收獲量更大。

美國能源部和太陽能研究所利用生長在美國西海岸的巨型海藻,已成功地提煉出優質的“柴油”。據統計,每平方米海麵平均每天可采收50克海藻,海藻中類脂物含量達,6%,每年可提煉出燃料油150升以上。

加拿大科學家對海上“種”石油也產生了興趣,並進行了成功的試驗。他們在一些生長很快的海藻上放入特殊的細菌,經過化學方法處理後,便生長出了“石油”。這和細菌在漫長的歲月中分解生物體中的有機物質而形成石油的過程基本相似。但科學家隻用幾個星期的時間就代替了幾百萬年的漫長時光。

英國科學家更為獨特,他們不是種海藻提煉石油,而是利用海藻直接發電,而且已研製成一套功率為25千瓦的海藻發電係統。研究海藻發電的科學家們將幹燥後的海藻碾磨成直徑約50微米的細小顆粒,再將小顆粒加壓到300千帕,變成類似普通燃料的霧狀劑,最後送到特別的發電機組中,就可發出電來。

目前,一些國家的科學家正在海洋上建造“海藻園”新能源基地,利用生物工程技術進行人工種植栽培,形成大麵積的海藻養殖,以滿足海藻發電的需要。

利用海藻代替石油發電,具有這樣的兩個優點:①海藻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可通過光合作用再循環用於海藻的生長,因而不會向空中釋放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有利於保護環境。②海藻發電的成本比核能發電便宜得多,基本上與用煤炭、石油發電的成本相當。據計算,如果用一塊56平方千米的“海藻園”種植海藻,其產生的電力即可滿足英國全國的供電需要。這是因為海藻儲備的有機物約等於陸地植物的4~5倍。由此可以看出,利用海藻發電大有可為,具有誘人的發展前景。

當前,各國科學家都在積極地進行海藻培植,並將海藻精煉成類似汽油、柴油等液體燃料用於發電,從而開辟了向植物要能源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