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旭日方升
天元大世界最正統的修煉方式莫過於以天地文字之形音義三辯引動天地三元以壯大人體之精氣神三寶是為根本。也有文字組成華章,引動宇宙間地水火風四象從而衍生萬物是為其用法。
然而說一千道一萬,文字的使用還是要落到認識文字的基礎上去,而天地文字作為人族修行之根本,卻是三千多年以前,當時人族世界唯二的兩個聖人合流百家攏共統計出的十二萬九千六百個天地之字組成。
認識天地之字,從中挑選出與自身最為契合的文字組成本命符文,這就是修行的第一個境界,用那位玄門天聖董仲尼的話來形容這個境界,便把它叫做——誌於學。
天地之奧秘無窮無盡,每當人族自以為是的認為掌握了文字的全部秘密的時候,他總是會猛一榔頭打醒人族的春秋大夢,而三次之後,人族也終於不會自認為了解了天地的全部。而是認為書山文海莫過於此,若是一個人連誌於學的心態都沒有,又如何能夠在書山文海之中撿拾貝殼幹材,獲得更多天地的饋贈呢?
所以認識完十二萬九千六百字,並且從中凝練自己的本命符文,就成了自艾長歌大宗師以來人族重要性猶勝成聖的關卡了。
為了以示人族對他的重視,所有人又把這一道關卡稱之為——玄門天關!
自從艾長歌會盟天下英豪於西神大陸裂顛格林尼治天文台,一人獨鬥十二聖人論道滅神之後,第三次文字革命被掀起,而人族文道大昌,除了地水火風之用法被逐漸完善,人族的教育體係也越發成熟。
隨著西神大陸取代中土大陸成為世界中心之後,這個教育體係也逐漸被世界其他地方所采用,人族子民六歲入學,經曆十年啟蒙教育,習完十二萬九千六百字,並通過國家級考試,最後能成功凝聚符文之人,便能進入國家求學教育繼續深造,隻有當年齡達到二十二歲被強製退學,或者是通過學府考試提前結業方可離開學校。
若是在世界範圍內看,求學教育中最為頂尖的學府,自然莫過於炎黃帝國北海燕園,西神大陸裂顛劍橋,東魔大自在天藤院,無盡海櫻島稻場。而在啟蒙教育中,各國卻是百花齊放,甚至於各個地區都有各自出名的學府,隻是能夠名動環宇的卻真的沒有幾個。
而在炎黃帝國西南內陸,名滿戎城的學府卻是號稱凝練本命符文成功率高達百分之七十的蜀山,足可謂是啟蒙教育中的名門了。
然而也僅僅隻是啟蒙教育中的名門,不同於求學教育中的名門有如北海燕園之流甚至有改變一國政策的力量,蜀山雖強,但是在真正的帝國權貴眼中卻也不過是一件玩物罷了。
比如那位駐守戎州的大將軍一下令,整個蜀山就都圍繞那帝國傳說中的金童玉女環繞了起來。
其中那位玉女自然好說,沒有任何差距的完成了整個帝國所有人預想中的學業,不僅成功習完了十二萬九千六百字神文,更是在入學第七年凝練了自己的本命符文,更是開始了對於四象學問的涉及,而那位金童卻慢了很多,一直到入學的第八年才堪堪完成了對於天地文字的學習,到了今天,雖然他對於神文的運用積累已經到了一定境界了,但是卻遲遲沒有凝練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