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急中生智哄強敵,白手奪馬脫險境(1 / 2)

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鑽胡同,穿小巷,躲過了閻王,卻又碰上了小鬼。在胡同的拐彎處又遇上了到處抓勞工的鬼子漢奸。再想調頭往回跑已經來不及了。

既然是冤家路窄,與其退讓回避,倒不如隨機應變正麵接敵。想到這裏,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神情坦然地迎著對麵的鬼子漢奸走過去。

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不慌不忙泰然自若,雙方會麵之際時,恰到好處地裝出一副諂媚的姿態,衝走在前邊的鬼子一哈腰。笑嘻嘻地說:“太君,請吃糖葫蘆兒。冰糖葫蘆兒,又酸又甜,可好吃呢!”

哪個鬼子上下打量了一番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抬手從草把子上拔下一串糖葫蘆兒,張嘴咬了一口。那糖葫蘆兒又酸又甜,又脆生。小鬼子又呲牙又咧嘴,嗓頦眼兒裏噝噝地吸涼氣。衝幾個皇協軍一揮手,說:“你們的,嚐嚐。”

幾個皇協軍看著鮮紅呈亮的冰糖葫蘆兒,饞得牙根兒發癢,口水直流,早盼著小鬼子這句話呢。一齊湧上去,你四串,他五串。轉眼之間,草把子上的糖葫蘆兒被拔了個精光。小鬼子興奮地一拍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的肩膀,用半生不熟的中國話說:“糖葫蘆兒的,新交新交。你的,良民大大的。”

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見狀心裏明白。知道是這個鬼子吃糖葫蘆兒吃樂了。趁著他高興趕緊走人吧!急忙衝鬼子點頭謝過。然後,扛起空空如也的草把子轉身欲走。吃著糖葫蘆兒的小鬼子一擺手,示意皇協軍們把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攔住。

“你的,朋友大大的。”小鬼子又將一個山裏紅填進嘴裏。對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說,“請你去給皇軍修路。你的,願意?”

“去給皇軍修路?”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眨巴了眨巴眼睛,極不情願卻又不得不裝出一副很高興的樣子,臉上推出一付樂意的笑容。說,“願意,願意。可是家裏有臥病在床的老母。請皇軍準許我先回去照顧一下,再來。”

“撒謊的不要。”小鬼子用吃剩下的半串糖葫蘆兒指點著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剛才滿麵的笑容頓時由晴轉陰。接著說,“用你們中國的一句話說,你就是敬酒不吃,吃罰酒!”說著衝幾個皇協軍一揮手。

那幾個如狼似犬的皇協軍一擁而上,奪下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手裏的草把子,隨手往旁邊一扔。連推帶搡地把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強行抓走了。

第二天是清明節。一早,鬼子和偽軍便把抓來的勞工們驅趕著到大劉莊村西去修路。

勞工們約摸有一百多人,都是這兩天剛從縣城和附近的村莊強行抓來的。他們大多是年輕的小夥子,或者是四五十歲的壯勞力。

一個小頭目模樣的鬼子騎著一匹白色的大洋馬,兩個持槍步行的鬼子和十來個偽軍象押解犯人似的看管著他們,唯恐他們趁著眨巴眼兒的功夫地遁了,逃跑了。

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也在這些勞工們的行列裏,他佯裝老實,隻管低著頭走路。眼睛不是乜斜著觀看兩旁的地形地物,就是瞟著哪三個鬼子和十來個偽軍,留意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修路的工地上,一百多個勞工按照一丈多遠一個人的間距,一字排開,一直排了一裏多地遠。

兩個鬼子端著上了刺刀的三八大槍,一個站在這頭,一個站在哪頭。十來個偽軍勻開來分布在修路的現場,手裏拿著皮鞭或木棍子像看管犯人一樣,橫眉豎眼地監督著修路的勞工們。

哪個騎著大洋馬的鬼子,肩上斜挎著盒子槍,手裏握著一把東洋刀,像是工地上的遊動哨。時而佇立,時而遊走,瞪著一雙野狗般的眼睛,專門找勞工們的斜岔兒。隻要看見哪一個勞工稍有怠慢,一擺手,就有偽軍上前用鞭子,棍子伺候。

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有意選擇在工地的中間地段,拿著鐵鍁掘旁邊的土墊路基。他知道,在鬼子和漢奸的刺刀和皮鞭下賣苦力,需要格外的有眼力。俗話說,不打勤得,不打懶得,專打不長眼的。

在鬼子和漢奸的眼裏,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在一百多個勞工裏邊,算是老實聽話肯賣力氣的一個。狗崽子們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就轉移到哪些不安分、不肯出力的勞工身上去了。到底賣糖葫蘆兒的小夥兒沒有白多長心眼兒,鬼子和漢奸對他的疏忽和不在意,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