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高速公路上的雄獅》(2 / 2)

高速公路上的雄獅隻有在溫暖的夏夜,獅子們才躁動不安。白日裏,當它們目不轉睛地凝視著的時候.它們看見的卻是虛空。它們的眼睛睜著,但它們並未看見我們——當那瞳仁的晶體,對於穿過獅籠的鐵柵、猛然飛撲到近前求食爆玉米花的鴿子空然閉起時.你便可以斷定這一點。在其他情況下,那眼睛始終一片茫然,毫無表情。這些獅子生在動物園裏(幼獅剛出生幾周就向公眾展覽,孩子們可以把它們抱在懷中,它們除了動物園一無所知。它們並沒有在表達我們的那種渴望。隻有在某些夜晚,它們才顯示著自己可怕的力量。它們開始喘息,脅腹鼓起,好像它們一直在穿過暗夜而飛奔,別的動物紛紛從它們的路上退縮逃遁。它們的大口保持著緊張,流著口水。濕漉漉的,好像是對某種犧牲品的氣味做出的反應。終於,它們昂起它們碩大無比的頭,沉甸甸的,沉甸甸的頭,發出了那吼聲。吼聲飛揚到郊區上空。一種可怕而強烈的要解放自己的欲望:一聲呻吟,回蕩在那一幢幢沉浸在低低的煙雲與苦悶中的房屋之上。

(選自《高速公路上的雄獅》,鄒海錯字譯,轉引自《外國散文百年精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

妙語擷萃

任何有價值的作家都隻希望發揮袖珍手電筒般的光亮——難得有通過天才而驟然亮起的火炬照入血腥但美麗的人類有關存在的經驗之迷宮。

閱讀賞析

納丁?戈迪默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時,把她的獲獎與黑人領袖曼德拉的獲釋並稱為兩件令她激動的事,並意味深長地說:“也許它們代表了我生活中的兩個方麵。”戈迪默以反對種族歧視的鮮明立場從事寫作,她的作品三次被當局封禁,閑置多年無人閱讀。然而,她始終對現實傾注了莫大的關注,執著地用文學創作的光亮“照入血腥但美麗的人類有關存在的經驗之迷宮”,用她對於人類的忠誠來抓住存在狀態中產生的“真理的斷章殘句”。

“片段精讀”所選的《高速公路上的雄獅》忠實地體現了戈迪默堅守的創作主張:作家所進行的顛覆黑暗趨近真理的審美冒險應該是她以“反叛性的誠實深入地探索存在狀態”的創作活動,戈迪默的這一主張在她堅忍不拔的文學探索中獲得了成功。國內評論界指出:“她的最大成就就是給予全世界知道她的祖國由於種族主義付出的巨大代價。簡直不是新聞報告所能盡述的。”在種族壓迫的現實黑暗中,戈迪默目睹了黑人礦工們遭受的粗暴汙辱以及不對任何黑人兒童開放的圖書館。這些現狀使作者明白文學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的存在位置.並勇敢地擔負起一個作家存在的責任。在文章中,戈迪默巧妙地運用象征的手法把籠中的雄獅與種族壓迫下的黑人融合為一體,用“高速公路”(FreeWay)寓指“自由之路”,激情洋溢地表達自己對黑人運動的信心和希望,秀美雋永的文字之中蘊涵著摧枯拉朽的戰鬥力。作者把對囚籠中的雄獅惟妙惟肖的描述與對現實生活中壓抑恐懼的氛圍渲染結合起來,顯示了她“緩慢而又有耐心地積聚事例”的敘事藝術。另一方麵,作者又用女性獨特的想像力把自己對生存現狀的思考、黑人罷工運動和雄獅的怒吼編織在一起,讓“寫的每一個句子都使人感受到一個真正的小說家的想像力”。就這樣,戈迪默用想像的張力整合了生存現實和作家的思想,以“自由之路上的雄獅”這個意蘊豐富、鼓舞人心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正義、自由的人類存在之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