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什麼,人生為了什麼?
2003年7月23日,正在家鄉湖南邵陽休假的空軍航空兵某部機務戰士黃勇,因搶救一名不幸溺水的大學生而壯烈犧牲。黃勇22歲的生命雖然短暫,卻引起了人們對人生的許多深刻思考。人為什麼活著,為誰活著?黃勇為自己定下了崇高的理想,他為之奮鬥,為之拚搏著,但他也在生命的曆程中遇到過挫折和困惑,並為之迷惘和苦惱。隨著年齡和閱曆的不斷增長,黃勇逐漸樹立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追求。他在和朋友交流中說,一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決定了社會進步與否,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觀則決定了他的人生道路;麵對名與利的誘惑、生與死的考驗,選擇了什麼樣人生價值觀的人,也就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道路。黃勇的英雄事跡,證明他確立的人生價值觀是正確的。
英雄已去,留下厚厚4本日記及數百封書信,讓我們循著這些文字,去找尋他短暫而又光輝的一生。
黃勇是個多思的人,從初中開始,他就對人生有了點點滴滴的思考。從生活中,從書本中,從方方麵麵,黃勇感悟著人生的種種內涵,思索著人生的酸甜苦辣,不斷校正著自己的人生航向。
1996年7月8日寬人嚴己
待人寬,責己嚴。
待人寬,就是對別人的工作或學習不作不切實際的要求,不強人所難,對別人的毛病或缺點,在熱心幫助的同時,有耐心等待、寬容和諒解的態度。對待榮譽、地位、物質利益的問題上,有不計較個人名利,不怕吃虧,把榮譽、方便讓給別人的風格。
責己嚴,就是處處、事事對自己有高標準的要求,決不苟且馬虎,得過且過,以艱苦樸素為榮,以奢侈浪費為恥,積極進取,奮發向上,不怕困難,以身作則,有真誠的和嚴格的自我批評精神,勇於改正自己的毛病和缺點。
1996年7月15日踏著失敗走向成功(之一)
當我們的詩人把一首又一首的讚美詩獻給成功者的時候,我更願把心中質樸的音符唱給失敗者,唱給那些失敗了卻沒有就此倒下的失敗者,唱給那些失敗了又繼續咬著牙出征的失敗者。失敗是殘酷的,真正懂得了這種殘酷的人,才配得上勇士的稱號。
不花力氣而僥幸獲得成功,如守株待兔一樣渺茫,不要奢想這樣的成功,不要指望那空中的飛雁會落在你的手上,還是把拚搏的箭搭上韌性的弓弦吧,還是用腳一步步地踏著泥濘踩著艱辛去跋涉吧!
1996年7月16日踏著失敗走向成功(之二)
不要怕失敗,失敗本身就是一位老師,盡管它是嚴厲的,無情的,但是,從他那裏你能學到一般人學不到的東西,請相信,你交的學費不會白搭。
即使失敗是一場火災,會焚毀你的事業之林,你也要堅強些,別流淚,別氣餒,攥起信念的钁頭重新開墾,隻要希望的種子在,芽會發,苗會長,樹會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還記得白居易16歲時就寫下的這句名言嗎?
我願一切失敗者走向成功,我願一切失敗者再次點燃希望之火。
1996年7月24日生活斷章之一
信念——信念是一盞永遠不滅的長明燈,照你穿過迷茫的長夜,穿過苦悶的季節,走過你漫長的人生路,尋找你希望的港灣。
僥幸心——幻覺中是甜蜜的,結局是辛酸的。
興趣——興趣的枝頭結出興趣的甜果,甜果又能孕育出興趣的新枝。
1996年7月25日生活斷章之二
失敗——失敗沒有借口,隻意味著更艱難的努力與跋涉。
抉擇——生活沒有固定的答案,擺給你的隻有抉擇,選擇什麼,你的生活將注定是什麼色彩,麵對抉擇,正確態度是慎重而不猶豫。
嫉妒心——性格異化的一個毒瘤,心地汙濁的一塊沼澤。
自信心——一顆成熟的果子,涵蓄著飽滿的生命汁液。
成績——成績隻不過是人生一些小小的點綴物,不能視而不見,須明白,它能增強人的自信,也能使人飄飄然。
1996年7月29日仙人掌
我把你栽在心房裏,用血液滋潤你,用愛心溫暖你,於是在心靈的沙漠中出現了綠洲,而我不希望你那萬根小刺與世格格不入。
我把你放在人生的陽台上,讓驕陽撫摸你,讓風雨親吻你,於是在生命的沙漠中,你的不屈精神才會永恒,可我不願把你放置在溫室般的環境裏,限製你的抗暴精神。
1996年8月13日怎樣走路
凝望青天,目光第十八次捕捉到歸燕吹響的柳笛,田野的歌唱如童年之夢依舊飄香,走紅的季節,是一個困惑的年齡,被流水帶走,隻留給我凝重的思考:怎樣走路。
雪地跋涉的腳印,散發著誘人的馨香,所有的苦澀與艱辛凝結成那枚紅色的太陽。
該呼喚的時候了,我的希望徐徐升起。
1996年8月14日老樹
那棵孤獨的老樹以死亡的形式洞向天空,擔任著典範的角色。不,你不能質問天空的白雲,不能質問時間和流水。質問自己吧!隻有根的芽,才是生命的再次崛起,樹皮的爆鳴,是響在其內、擊在心上的警鍾。
1996年8月22日君子蘭的花
我在給花兒澆水的時候,意外地發現君子蘭的花盆裏開出一朵小野花。它那纖細的枝幹,嫩黃的小花,隨著微風不停地搖來擺去,就像一個搖頭晃腦的小娃娃。看著它,我想:當初並沒有誰刻意為著它才澆水施肥,甚至沒有人會把今天已經開出的小花放在眼裏,但是,我忽然感到,它身上折射出一種精神讓我敬佩,根在泥土,四海為家,為它,我不由得從心裏獻出了一份愛。
1996年9月12日人生的河流
人生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盡管有山崖阻礙,盡管有漩渦回流,但它終歸要向前奔淌。李白詩雲:“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我們既已出發,就不要留戀朝霞和彩雲,也不要理會兩岸啼猿,駕著你的輕舟一往直前,到達江陵也不滿足,因為還有大海在前頭。
1996年9月22日錢
錢,是我們生活中少不了的東西,特別是經濟發展的今天,它的地位又加高了,可一些人對小錢(指1分、2分、5分……)熟視無睹。就說今天的那個小孩,手中拿著1分錢,用打火機去燒。1分錢雖少,但上麵也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呀。
我們要錢是為了生活,而生活不是為了錢。我們需要錢去鋪平實現偉大理想的道路。我們要珍視手中的每一分錢——來之不易啊!但我們也要敢於小覷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我敢率直地對他說:“先生,史冊上有你多大的篇幅呢?”……我們決不浪費手中的每一分錢,同時,我們也應毫不猶豫地把我們的錢獻給友誼和正義。
1996年9月29日十六歲的花季
16歲,花季的年齡。蒙中,發現自己已長大。慢慢地學會把自己深藏起來,是虛偽,是羞澀?不知道,反正16歲的我們已藏而不露。於是女孩子柔情似水,像席慕蓉的詩。而我們會說:“我們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或許這是成熟的預兆。
朧
1996年10月24日落葉與人生
美麗的金秋,我漫步於樹下,呼吸著略帶泥土味的空氣,欣賞著秋天特有的景致。“落葉”,我不禁心中一顫!它是那樣的普通,沒有花朵的芳香,沒有果實的誘人,可我要讚美你,秋天的落葉!
不把自己的貢獻作為資本來炫耀,隻是默默地奉獻,這就是落葉的品格。你可知道,當落葉飄落於樹下的一瞬間,並不是自己生命的結束,而是為了樹能有更好更多的養料來過冬。
落葉是平凡的,但又是崇高的,它的平凡是閃光的平凡。我要讚美秋天的落葉,更要讚美具有落葉精神的人。
1996年11月7日拋棄自卑
自卑,是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
自卑者,不能充分地認識自己,這種人看不到自身的優點,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遇到有任務交給他,他總是搖頭,急急地擺著雙手,漲紅了臉說:“我可做不好,還是找別人吧。”大家聚在一起研討問題,有不解的地方問他時,他也總是低下頭說:“我不知道。”難道他真的做不好工作,什麼都不懂嗎?不,我以為這是自卑心理作怪,它使人們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喪失了進取心,因而,自卑是人們通向成功的一塊巨大的絆腳石。
年輕的朋友,讓我們拋棄自卑,以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走出一條光輝的人生道路吧!
1996年11月20日十六歲
16歲的季節,一半是詩,一半是夢,一首浸透著生命的詩,一個溫馨的少年夢。
16歲的天空,一半絢麗,一半深沉,一種綴滿五彩繽紛雲霞般的絢麗,一種風也灑脫、雨也豪邁的深沉。
16歲的夢,一半清醒,一半蒙。一種充滿天真、富有傳奇色彩的清醒,一種寫滿渴求、寫滿孤獨、寫滿綿綿情思的蒙。朧朧嗬,16歲。
16歲的心,不再是一顆安於困縛的心。
16歲的日記,不再是那樣塗滿幼稚、秘密。
16歲的故事,不再隻有單純。
16歲的歌兒,不再充滿童稚。
嗬,16歲!
1996年11月30日對“成仙”的理解
偶爾翻起留言本,發現了一個細小的問題,那就是許多人在誌向一欄中填了“成仙”。我覺得十分奇怪:“成仙”,你們難道還相信迷信嗎?現在是無神論呀!可我又想,這也許是他們開玩笑吧!成仙,就得多積點德,多做一些好事,才能成仙。希望成仙的同學,你們是不是積了很多德,做了很多好事呢?我們現在還很年輕,還有許多好事等著我們去做。為了祖國的四個現代化,我們多去為祖國做些貢獻,多去積點德,那樣,你便會覺得自己好像在天堂,因為到處是一片繁榮的景象。
1996年12月4日知足常樂論(上)
中國有句古語:知足者常樂,許多人都視它為座右銘。我認為,如果一個人因為取得一點成績就安於現狀而不思進取,豈不悲哉!
翻開古今曆史,大凡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人,都是一些不知足者。事實說明,隻有勇於進取、永不疲倦地探索未知世界,才能不斷揭示出科學的真理,從而獲得新的成就。喜劇大師莫裏哀,為了自己的戲劇事業,不惜丟掉父親為他爭得的美差而浪跡江湖,幾十年來曆盡艱辛,他終於成為17世紀著名的古典主義戲劇家。當代作家周立波、柳青,解放後不迷戀都市的繁華生活,主動要求到農村去深入生活,結果創作出一係列有生活氣息的偉大作品,奠定了他們在當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1996年12月5日知足常樂論(中)
倘若他們都滿足於現狀,貪圖眼前的安逸而放棄繼續對事業的追求,那他們不可能為人類做出重大貢獻,也不可能成為一代文壇豪傑。
知足者常樂,隻能導致樂極生悲。春秋戰國的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以後,知足常樂,不思進取,結果招致亡國之禍。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在完成了《基度山伯爵》之後,被成功所陶醉,放縱自己的生活,結果天才的創作火花未能繼續閃爍。假使當初大仲馬在完成了《基度山伯爵》後,總結經驗,勤奮刻苦,那他在文學上就會更上一層樓。
1996年12月6日知足常樂論(下)
創造不出更為輝煌的成就,這就足以說明,知足常常引起思想上鬆懈,容易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而這些,是成就事業的大敵,往往因此而失去進一步追求的勇氣和信心,造成許多事情半途而廢,甚至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