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楊家飛虎(1 / 3)

南國元和七年十二十九日,上京太極殿。

三日,少年天子喝退身邊所有的少監女史。眼中紅絲布滿,滿朝的文武百官,座在下座。整整三天,太極殿內你爭我言的,但是就是無人能夠說出誰去解齊國之難,誰能替蕭晟接下這兵馬元帥的帥印。暗衛三次飛哥傳書,信中的言語隻怕此次蕭晟有可能魂歸九天。

杜太尉抬頭看了看上座的男子,他腳已經坐麻,三日朝堂不爭不休就為了能夠出一個帥才之人。

軒轅淩看了看外麵的夜色,已經入夜。但是他也沒打算放大家回去,整個上京城現在都在恐慌中,京城腳下尚是如此,不知道這南國多少的百姓都夜不能寐。太極殿內的文臣武將們說起救災就爭先恐後,說起去邊關掛帥就鴉雀無聲。

蕭晟打不下興泰城,要是在失嘉庸關,那麼南國的大門就向齊國打開。若是長驅直入,後果不堪設想。

“怎麼,平常開始說給邊關送糧送草時候,愛卿們不是很多言語嗎?”說著軒轅淩指了指下座的慕容雲海。

慕容雲海驚嚇了一下跪在冰涼的殿堂下:“微臣隻是戶部尚書自然要為陛下做好後方打點。微臣昨日已經讓人給蕭元帥那邊在送去三百萬擔糧草了。”慕容雲海擦擦自己額頭上那冒不停的汗珠。

“那誰去邊關,誰去替蕭元帥打這場戰?”軒轅淩用脾視掃過下座的每一位。指著一位身穿鎧甲的武將:“要不就李雲鵬。”

李雲鵬被嚇著跪了下去:“微臣願意為陛下分憂,但是微臣從未與齊國打過戰,對他們都不熟悉,微臣恐怕會給陛下添堵。”說著看了下杜太尉。

李雲鵬是門閥士族出生,就是沾著關係拿了一個三品安東將軍。戰場從未上過,戰功更是從來都是從不超過一百敵軍的剿匪中來。

杜太尉自然知道李雲鵬是什麼德行的人,他就是靠著給自己送銀子,又送女人爬上這安東將軍的位置。

“陛下三思。李雲鵬不是最適合的人選。微臣倒是覺得安南將軍羅衝適合”

慕容雲海瞪了杜太尉一眼,羅衝是他女婿,這不是讓他女兒守寡嗎?

“陛下,微臣覺得羅衝並不適合,他如今鎮守冀州,要是讓他去北塞征討齊國,隻怕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還延誤了戰機。”

一時內杜太尉與慕容雲海雙方又都吵了起來。

軒轅淩頭疼的看著下座的臣子,嗬斥道:“都給朕閉嘴。”

突然門咯吱一聲,隻見李福順小跑的到軒轅淩身邊附耳說了聲。

軒轅淩仿佛看到了希望一樣,將衣物整理一下,忙說:“快宣”

李福順清清嗓音:“宣魯國公上殿”

隻見一名鶴發銀須,膀大腰圓卻身著一件銀色細鱗鎧甲。手拿一頂熟銅獅子盔雙目炯炯有神。他步伐堅定。身邊跟著兩個才十六歲左右的女子。女子們也是一身鎧甲,未施粉黛,束發,一身戎裝,身上的氣質有些男子誌氣,卻沒有女孩子的矯揉造作。

“臣魯國公丁永前來請戰”說著已經跪立在大殿正中,他聲如洪鍾。

軒轅淩忙上前將其扶起。想起:魯國公一生忠肝義膽,可惜已經八十高壽,難道我南國真的已經到無兵可征無帥可用之時。

“國公勞苦功高,更是一生浩然正氣,也是我南國福將。隻是國公從來都是跟西邊蠻金交戰,蠻金善戰,而這齊人卻是善用計。國公,並非朕不讓您上戰場啊。”想了想繼續言道“國公的唯一曾孫丁照已經為朕上西北與蠻金交戰,更是捷報頻傳。國公的忠心,朕感恩在心。”軒轅淩握著丁永。想起魯國公一家三十幾口幾乎都是死在與蠻金交戰之中,如今也隻剩下這一曾孫與兩曾孫女。

魯國公看了看麵前的少年天子。想起那年的種種,至少他心裏是安慰。少年天子已經長成,若是天可憐我南國,給這天子一段休養生息的時間。想這南國何嚐不會是繁花似錦。但是如今北有齊國虎視眈眈,西有蠻金不肯罷休。國中更是渭水河泛,錢塘江決堤,這是補了東牆西牆又開始裂,想著他淚眼婆娑的回握著軒轅淩的手,自責到:“老朽無能啊,不能為陛下分憂。”

軒轅淩對著魯國公躬身一作揖:“國公是我軒轅淩之師傅,國之柱石。”

杜太尉看了眼魯國公,眼裏一片厭惡。

魯國公想了想問道:“陛下。打算派誰前去?”

杜太尉搶白:“魯國公已經卸甲,怎麼還管這事?”

魯國公聽了來聲,笑的輕蔑:“原來是杜太尉要上戰場啊,那老朽為杜太尉踐行。”

杜太尉被嗆的不敢在出聲,隻能眼神憤怒的盯著魯國公。

魯國公繼續說了句:“若非杜太尉心狠。如今我南國會無帥可用?”想起那威震天下的飛虎軍。魯國公心裏對杜太尉的恨意又上了一成。

杜太尉拂袖言:“那楊家是叛臣賊子。魯國公難道也要步其後塵?”

魯國公手中的龍頭拐杖往杜太尉頭上就是一砸:“楊家叛臣,叛誰了。他們有飛虎軍,若是真要叛國,你們這些人,一個個的還站的了這個位置嗎?”一眼看盡滿朝文武.心中滾滾怒意湧上來。

杜太尉被打了一頓看向軒轅淩。軒轅淩卻在心中叫好,但是臉上還是一臉的擔憂,憂的是家國不安。

軒轅淩上前將國公按到椅子上。魯國公眼中更是多了幾分傲氣,心裏一個很久就想幹的事情從心裏湧的不行,他心中憤恨。跪到地上:“老臣懇請陛下下罪己詔,召回楊家飛虎軍。”

此一言出,朝堂震動。幾日未睡的朝臣都一下子清醒過來,麵麵相覷。你一言我一言:

“陛下這萬萬不可”

“陛下三思”

“楊相的罪是陛下下的旨,這不是說陛下錯了嗎?”

“這不是打陛下的臉嗎?”

“重審舊案,這是大事啊”

“。。。。”

魯國公聽著耳邊的言語,他已經八十歲垂垂老矣。想起那忘年之交的楊遠知,心中更是難平。雙膝重重的跪到地下,這一跪為了齊國百姓,這一跪為了楊家滿門冤屈,聲音洪亮響徹太極殿:“臣請陛下召回飛虎軍。”

他的聲音蓋過所有嚶嚶囔囔的聲音。所有人都望著他,不敢多言。

慕容雲海笑了笑,咬牙切齒道:“國公難道老糊塗了,楊家滿門抄斬,哪裏還有飛虎軍?”

杜太尉也笑的附和道:“哪裏還有飛虎軍?”

其他朝臣也附和著:“飛虎軍何在?”

魯國公惡狠狠的望著慕容雲海:“飛虎軍代表的是軍魂,楊家的人就算死了,飛虎軍還在。隻要陛下下旨徹查楊相之事,還楊相清白,飛虎軍皆是忠肝義膽之人。隻要陛下安撫。飛虎軍盡數會歸來。那我南國何懼那齊人,何怕那蠻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