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宮廷之爭:唐宮血變(1 / 3)

唐朝前期的一連串宮廷鬥爭,可做中國式宮廷內鬥的一大樣板。

隋煬帝暴政,群雄四起,天下大亂,唐國公李淵幾次觀望後,決定起兵,經數年掃平群雄後,李唐一統華夏。國家是一統了,宮廷內部卻發生了分裂。次子李世民英武善戰,大半個李唐江山都是他打來的,但按嫡長製,李淵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李建成沒有弟弟李世民那麼顯赫的戰績,但他對大唐也功勞不小,他輔助唐高祖李淵處理政事,成就卓著,李世民在中原大戰時,長安被叛軍圍攻,李建成指揮若定,成功地保護了長安,其軍事才華可見一斑。李建成為人豁達寬厚,甚得人心,他在長安的根基異常堅固。

李世民頭頂赫赫戰功,手握強兵厲馬,周圍又有謀臣武將環繞,卻未被立為太子。李世民心中憤憤不平,雖未發作,但明眼人皆知。麵對李世民咄咄逼人的氣勢,李建成心中不安,李元吉嫉妒李世民的功業,就和李建成聯合起來,組成了太子集團。由此李世民的秦王集團與太子集團便開始了明爭暗鬥。

曆史總是撲朔迷離的,關於李世民與李建成的皇位之爭,版本頗多,即使正史中有很多利於李世民的記載,但經過後世各學者和曆史愛好者的重新解構,仍可發現:這其中確實有很多不合理、不真實之處。

結合史料,我個人認為那次的皇位之爭,其大體過程大致是這樣的。

一開始雙方隻是在較勁,並無實質衝突。正史中記載,李建成和李元吉經常在李淵麵前說李世民的壞話(肯定有此事,李建成和李元吉長期跟隨李淵左右,關係更為密切,李建成也更熟悉李淵身邊的寵妃、侍從,他又不是傻子,為什麼不利用此優勢。再說即使李建成不在旁讒言,李淵本就對李世民有所不滿了,李世民長期在外征戰,李淵與之慢慢疏遠,李世民被封為天策上將,集中了最精銳的軍隊與部署,他進虎牢關時,還接受了軍民天子待遇的朝賀)。就憑這一條,李淵便可以僭越罪名殺掉李世民,不過好歹是親生兒子,雖李世民已讓李淵芒刺在背,還是暗暗忍著。

但如果說李建成請李世民赴宴,想毒死他,簡直太滑稽。其一,李建成用不著那種下三濫手段。其二,如果真的想毒死李世民,又怎麼可能會讓他活著回去?

爭鬥逐漸加劇,李建成和李元吉出了一個狠招,就是分散李世民的兵權,遣散李世民的幕僚。這下原本下不了決心的李淵不猶豫了,馬上同意了,他將李世民天策府中的大部分幕僚分流,僅給李世民留下了幾個心腹。李世民雖手握兵權,但長安是太子的根據地,再者老爸李淵又在旁協助,實難動手,所以,在與太子集團爭鬥的前期,李世民還是采用以退為進、暗度陳倉的策略。李建成在花錢買通李淵身邊的寵妃和侍從,籠絡李世民的幕僚時,李世民也沒有閑著,他也花錢買通了李建成的一些手下。

爭鬥一旦開啟,隻有以勝敗來見分曉。武德九年,李建成向李淵建議由李元吉做統帥出征突厥,借此掌握兵權徹底架空李世民,然後趁機除掉李世民。李建成的用心太過昭彰,李世民不得不在李建成的地盤上冒險一擊。

李世民和他的幕僚們策劃了“玄武門兵變”,李建成和李元吉沒防李世民有這一招,被殺個措手不及,雙雙被射殺。尉遲恭當“惡人”,提著二李的腦袋直闖皇宮,尉遲恭殺氣騰騰地走來,將二李的腦袋丟在地上,對李淵說:“太子、齊王意圖謀反,被秦王斬殺。”李淵驚得說不出話來,隨後李世民來“請罪”。三天後,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詔曰:“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僅兩個月後,李淵退位,李世民繼位,是為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