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鬱悶的老柳!(2 / 2)

呂陽為此深深的頭痛了,頭頂河間府第一神童美稱,怎麼能一病就成豬童?這個絕對的不允許!那樣還怎麼暢遊花叢?怎麼擄獲萬千少女的芳心呢。

呂陽眼睛轉了幾轉,計上心頭,仰首長嘯:“哥是穿過來的,李白大大們,咱先說聲對不起了,沒法子,先拿你們的文出出名吧。至於幾十年後李白出生之後是死是活,誰去管他。哇哈哈。

呂陽打定主意,日日在書房找些前朝軼誌,風俗人情的書來看,要更好的融入這個社會,這可是個捷徑。現在呂陽信心滿滿,恨不能馬上就搞個詩歌大比賽,試看呂少爺要驚天地,泣鬼神,大殺四方。一戰成名!

要不說呂陽人品好呢,想啥來啥。這一日,呂老爺喜滋滋的帶著個請貼來了。呂陽望著老爹狗腿的表情知道肯定有好事。給這揀來的爹行過禮後,呂老爺急不可耐的將請貼遞到寶貝兒子手裏,呂陽展開一看,明白了,原來是這河間府府尹柳大人送來的請貼!

唐朝文風極盛,曆數中國上下五千年,獨有唐宋兩朝出的文人大家最多,這和當政者寬鬆的政令有極大關係。上行下效,各地官員都紛紛挖掘人材。當官的心裏明白著呢,這銀子要撈,政績更要有,比起苦哈哈的修堤補路造橋啥的,遠不如選出一文才卓越的人材來,又長臉又省勁!

說起這選人材的事,柳府尹極是鬱悶,一直憋著一口氣!他任這個河間府尹也有兩年了,平日也算勤政愛民。大好事雖然沒有做啥,但魚肉百姓也談不上,官風挺好的。可是每次進京敘職時,總是得不到吏部嘉獎,時間長了,老柳就鬱悶了。

為啥鬱悶?你想啊力沒少出,卻老得不到誇獎{編外話:就象咱們新人寫文,編緝大大連眼都不瞅咱們,能不鬱悶嗎},沒有嘉獎,這職稱,房子,銀子就和老柳嗖嗖的擦肩而過!所以搞得老柳挺悶的。還好,吏部一個同期給老柳開了天窗,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裏,這位高人和老柳同床共枕,咬著耳朵說了一夜,老柳心裏那個敞亮啊。好鼓不用重捶!老柳興衝衝的回家了。

就從這老柳就開始在河間府大搞精神文明建設,推出了一係列富文,養文政策。什麼福利啊,什麼雛鷹養成啦,總之傳達了一個蓬勃向上的信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政策是給力的,效果是顯著的。自政策推廣以來,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了大批的人材!老柳欣賞若狂,接連辦了幾期青年培訓班,但是!老柳悲哀的發現,他悲劇了,費盡心思選出來的不能說是不好的,但稱得上出類拔萃的真沒有!

其實不怪老柳,古人不說了嗎,這世間之才有十鬥,曹子建獨得八鬥,那兩鬥還要全天下的人來分。這河間府自古以來文風不倡,武將頻出!可是尼瑪的,現在四方寧靖,這武將不值錢啊。要能文的有木有?有木有啊……老柳迎風流淚,風中淩亂了。

正在老柳絕望之時,李師爺給東家出了個主意。嚴肅的指出,選拔人材這個事這個光指著辦班不行,選擇麵太窄,不利於人材選拔。要引進來,走出去,高手在民間嘛!老柳雙手鼓掌,深以為然!

就這樣,李師爺苦喪著老臉,身負東家是否能夠高升的千鈞重任,走街串巷,查訪人材!還真別說,老柳推出的一係列獎文的優惠措施,對貧寒人家的讀書人那是吸引力夠夠的,可是對呂陽這樣家境殷實的官宦門弟來說,那隻是個屁罷了。睬也不會睬。

李師爺飽餐風霜,吃盡苦頭,終於在一個鬧市街頭打翻了一群狗之後救出的一個老叫化口中聽到了河間府有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神童,正是大名鼎鼎呂府之小公子,傳說此子五歲能文,八歲出口成章,在民間口口流傳,已成神話。

望著神色興奮而不乏憔悴,臉上依稀還帶著幾個深深牙印的李老師爺,老柳將信將疑。呂府可不是一般的人家,世代官宦不說,雖說人家現在致仕在家,但保不齊那天就會東山再起。老柳來河間幾年了,對待呂家一直不敢怠慢。當官的人嘛,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仇人多堵山,老柳是很懂事的人的。

李師爺見老柳一臉茫然,明顯沒有在認真聽他的話,不由的悲從中來,打翻一群狗容易嗎,換來的消息東家竟然如此不屑,不由冤上心頭,老淚在眼中打轉,還盡量望著天,不讓它流下來,神色哀怨無限,老柳回過神,發現李師爺表情,登時雞皮疙瘩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