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她出院的日期還遠,小姑娘堅守著她、照顧著她,正是小姑娘的及時出現,她感到春風滿懷,原來自己並不孤單。
她出院了,她想到自己答應小姑娘去看她爸爸,推開了隔壁房間的門,並沒有看見小姑娘,問護士:“孟鴿爸爸是在這兒住院嗎?”
護士回答道:“在樓上,不過一周以前,他就出院了,那個小姑娘,為了照顧你,每天過來為你送飯,她知道你今天出院,今天早上送完最後一頓飯後,她才回了家,她臨走時告訴了我真相,真是個好姑娘。”
她感動地熱淚盈眶,最後一周時間裏,小姑娘為了照顧她,竟然編了一條彩錦般絢麗的謊言。其實,我們並不孤單,我們給這個世界的溫暖都會回饋給自己,微微善,湧泉報。
鑰匙就在我們自己手中
1910年初的一天,巴黎市郊的街頭,一個蓬頭垢麵的年輕人衣著襤褸地立在寒風中,他托著一疊厚厚的報紙在街上叫賣。他凍得嘴唇發紫,卻仍賣力的叫喚著:“賣報紙咯,賣報紙咯。”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處境如此貧寒的他竟然自小酷愛音樂。雖然沒有進入正規的音樂學院接受係統的訓練,他卻靠自己的努力無師自通地學習了音樂的入門知識。多少次,他賣完報紙後,徘徊在巴黎音樂學院的門口,聆聽那些高高低低的美妙音符,如癡如醉。現實的殘酷總是擊碎他的美夢,短暫沉迷後,他便匆匆離去,為第二天的生計辛苦奔波。
賣報紙的工作雖然辛苦,卻能讓他自由地穿梭在音樂學院所在的大街,幸運的話,偶爾還能聽見裏麵傳來的音樂聲。這天,他又像往常一樣在那條大街上徘徊,突然發現音樂學院內出現了小小的騷動。湊近一看,原來是一位音樂老師將自己辦公室的鑰匙丟了,那間辦公室隻有這一把鑰匙,眼見就要上課了,其他和她同在一個辦公室的老師還得進去拿教學資料,他們一時束手無策,最後隻好決定砸門。
年輕人手裏正把玩著一枚小小的卡片,這是他在大街上無意中撿到的,覺得它堅韌而有彈性,便隨手攢著把玩。就在他們準備砸門時,年輕人突然發現透過門縫隱約能看見門鎖的背後的暗鎖,他想如果能用手中的卡片扒開暗鎖,應該就能打開門。隻見他輕輕地將卡片塞到門縫裏,上下劃拉,同時用手搖動整扇門,門一下子就開了。老師們對他紛紛表示感謝,以後看見他也會熱情地打招呼。
他用賣報紙掙來的錢繼續買音樂書苦研,一次,在那個音樂老師的幫助下,他得到一個偶爾的機會,成為了音樂學院的旁聽生。他終於有機會接受係統的音樂學習。
時間一天天過去,這個年輕人最終以一曲《挺起你的胸膛》而聞名天下,他就是比爾撒丁,他後來成為一個頗有名氣的音樂家,至今,仍有許多人演奏著他的作品。
許多時候,真正阻礙我們前進的不是門,而是內心深處的枷鎖,是我們的懦弱和膽怯,其實,鑰匙就在我們自己手中,哪怕它隻是一枚小小的卡片。
製造溫暖
與一位記者朋友一起去采訪,對象是一位都市拾荒者。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如此窮困不堪,竟然資助了一位窮困山區的學生,並且已經堅持了八年之久。
我們看到他時,他正在整理一天撿到的垃圾,堆積如山的垃圾臭氣熏天,蒼蠅嗡嗡作響,他渾身肮髒,臉上都是汙泥,兩隻滿是繭子的手在撿拾垃圾。
我和朋友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找到刺激的新聞點,最好再“加油添醋”一番,以吸引更多民眾的注意,這直接關乎我們的經濟利益。至於新聞人的感受,我們並沒有考慮太多。是真的高風亮節,還是引人注意,我在腦子裏隻是一閃而過。
我們開始了簡短的對話,平實樸素的他,聽說我們是為了資助那個孩子的事情而來時,微笑著說:“其實沒什麼,我當年資助他,是因為當時自己太寂寞了,太孤獨了。我沒有親人,也沒有太多的錢,但我還可以幹點活,我從廢報紙上看到了他的消息,覺得挺可憐的,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情給他郵了一百塊錢,沒想到,他居然給我回了信,在信裏充滿了感激,讓我覺得特別溫暖。從那以後,我一有錢了就郵給他,就當是排遣一些孤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