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推開虛掩之門(1)(1 / 3)

孤獨也是一種力量

阿拉卡塔是一座貧窮的小鎮,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每天穿行在小鎮前往郊區的路上。這兒經常下雨,道路泥濘不堪,少年獨自蹣跚而行。

他年僅12歲,每天孤獨地前往。他是給在煤窯工作的父親送飯,一日三餐從不間斷,否則他的父親便要挨餓。給父親送完飯後,他便隻身前往鎮上的一所學校。他總會坐在學校圍牆外麵,聽裏麵傳來的琅琅讀書聲,在他看來,這種聲音就是無與倫比的美妙音符。他蹲在一處矮木旁,正好可以聽到老師的聲音,還可以看到課堂上的黑板,無論從角度,還是從聲音上來看,這兒絕對是一個好地方。麻煩的是,這兒夏天是蚊子的天堂,冬天凍得他發抖,不過這些都阻擋不了他學習的熱情。

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少年竟然貓在這兒偷學了五年。他學會了許多知識,本子是撿來的,還有鉛筆頭,地麵上,牆壁上,到處是他留下的筆跡。

若不是意外被發現,這個少年還會繼續學習下去。當時的校長和老師,以及眾多的學生,麵對這個骨瘦如柴的孩子感到非常震驚。長達五年的時間裏,他是如何與孤獨為伴,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堅持下來的。

校長在震驚之餘,決定對他進行一個嚴格的測試。這個叫馬爾克斯的少年,出乎意料地考出了相當不錯的成績。貧窮,並不能剝奪他受教育的權利,校長立刻決定減免他的一切學費,讓他免費入學。

他十分珍惜這難得的機會,每天除了給父親送飯外,他都必須跑步前進,因為他不想當全班的特殊者,遲到在他看來是一件十分丟人的事情。

加西亞·馬爾克斯,後來成為拉美文壇上最有實力的作家,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獨》一經問世,便引起巨大的轟動,一直暢銷不衰,這也使得馬爾克斯一舉獲得了198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正是因為小時候經曆的長期孤獨,讓他的思想格外深邃,他學會了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艱難,更擁有了一種堅不可摧的執著毅力。

孤獨並不可怕,隻有能忍受孤獨的人,才能積累力量,厚積薄發,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請二百名流浪者赴宴

美國亞特蘭大市,福勒夫婦為自己的女兒籌備婚禮,他們在克莉絲汀別墅酒店訂下了豪華的宴席。他們就這麼一個寶貝女兒,自然對她疼愛有加,加上女婿是政界名流,屆時會有大批媒體記者光臨現場,自然要十分隆重。

但就在婚禮前40天,突然出現了重大變動,他們的婚禮必須延後。但福勒夫婦已經為這場婚禮支付了昂貴的費用,如果取消宴席,將會遭受巨大的損失,況且媒體記者們已經收到了請帖,這樣一場聲勢浩大且影響力頗深的婚禮如果取消,將會對他們家族的名譽及財富造成極大的損害。

怎麼辦呢?福勒先生晚飯後去散步,他看到亞特蘭大街頭有無數流浪漢,沿街乞討,艱難糊口。

福勒計上心來。

他找到了一種既可以不浪費宴席,又可以應付媒體的方式來。

婚禮當天,二百多名流浪漢手持請帖擁入了克莉絲汀別墅酒店,福勒夫婦宣布了女兒與女婿的臨時決定:由於政治任務,而將今晚的婚宴改為慈善晚宴。

媒體記者們在驚訝之餘,對現場進行了圖文並茂的“深情”報導:福勒夫婦手持高腳杯,與流浪漢們熱情地碰杯,吃得十分開心。流浪漢稱讚他們夫婦是最有愛心的人,而心中有愛的人,一定會贏得全世界的尊重。

福勒發表了講話:

“感謝大家的厚愛,大家一定會覺得奇怪,本來是婚禮,為何卻成了慈善盛宴?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我的女兒與女婿要給大家一個驚喜,這樣別致的、幸福的禮物,恐怕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了,雖然他們沒有到場,但他們已經送來了祝福。我已經從這樣的慈善中收獲了太多的享受與愛,相信我們吧,以後會有更多的慈善專場,也會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希望大家吃得開心。”

有一個名叫可裏的流浪漢,喝多了酒,即興舞蹈起來,他還高興地握著話筒發言:

“感謝福勒夫婦,他們是好人,感謝他們。”

這兒成了流浪漢的天堂,他們酒足飯飽後,在舞台上唱歌跳舞,將整個晚宴推向了高潮。

福勒夫婦倆將這場宴會命名為“首屆福勒家族愛的慶典”。

這場宴會十分成功,眾人不但沒有掃興而歸,反而收獲良多:媒體記者們收獲了頭版頭條,他們的報紙明天會暢銷。一些友人們頭一次有了和流浪漢共進晚宴的機會,他們領略了人生另外一番風采,覺得趣味十足。

請二百名流浪者赴宴,福勒用一個良好的創意,不僅避免了巨額損失,同時也收獲了良好的口碑與名聲,可以說是一件兩全齊美的事情。

在電車上開餐廳

瑞士伯爾尼富德大街,有一家富麗堂皇的酒店。金融危機爆發前,生意尚可,每天人來人往,勉強維持生計,但金融危機後,生意便冷冷清清地淡了下來。

酒店的老板叫可爾,他原本是一家電車公司的維修工,中途決定自己創業,便與一幫朋友開了這家酒店,經營慘淡勉強維持著酒店的日常運轉。長此以往便入不敷出,投資人先後撤了股,他一人支撐著酒店。